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小溪镇

小溪镇

①即今浙江鄞县西南四十二里鄞江镇。东晋隆安四年(400)徙句章县于小溪镇。即此。

②亦作筱溪镇。即今四川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旧名上丘镇,属富顺县。1939年改为小溪镇,后改为筱溪镇。1950年后省。


(1)古镇名。故址在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西南鄞江镇。自晋至隋为句章县治。唐名光溪镇。武德八年(625年)至长庆元年(821年)为鄮县治。元、清曾设巡检司于此。东晋隆安四年(400年),刘牢之讨孙恩,改筑句章城于小溪镇,即此。(2)今镇名。(1)在安徽省五河县东南部。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小溪,人口3690。因村南有山间小溪河得名。1949年设小溪乡,1958年属朱顶公社,1961年析置小溪公社。1984年改为小溪乡,1992年与石巷乡合并置镇。产小麦、稻。有水泥、面粉、水泥预制件等厂和采石场。集市贸易繁荣。为五河、凤阳、明光三县(市)间农贸中心之一。泗浦公路经此,淮河设客运码头。(2)在福建省平和县中东部,东濒花山溪。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7.8万。镇人民政府驻东风街。以溪为名。曾名官溪、阳明。1949年始为平和县治。1956年置阳名镇,1956年改置小溪镇。1958年属山格公社,1964年析置小溪镇。1969年属城关公社。1980年复设小溪镇。沿溪平原是县粮食作物主要产地。以产蜜柚著名。工业以制糖、酿酒、陶瓷、食品加工为主。牛旧公路经此。纪念地有1938年红三团和抗日义勇军整编北上抗日集中地旧址。古迹有葫芦山清古墓葬、中山公园明石雕。


猜你喜欢

  • 淡水线

    即台湾铁路淡水线。从台北至淡水。全长21.2公里。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 动工修建,次年通车。

  • 龙尾城

    唐南诏置,在今云南大理市区下关,西洱河北岸的旧城。唐樊绰《蛮书》卷5:“龙尾城,阁罗凤所筑。蒙抱玷苍南麓数里,城门临洱水下。河上桥长百余步。过桥分三路,直南蒙舍路, 向西永昌路,向东白崖城路。”依山扼

  • 锡喇察汉泊

    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呼和淖尔一带。清张穆 《蒙古游牧记》 卷5: 四子部落 “有锡喇察汉诺尔,锡喇木伦河猪焉”。

  • 林泉寺

    ①在今辽宁朝阳县东南。《清一统志·承德府》: 林泉禅寺 “在朝阳县东南月华山。有元大德九年碑。本朝雍正十一年重修”。②旧名土圣寺。宋建。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南三十里水油沟村北。寺前有古塔,形制奇特。

  • 乌泥泾镇

    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华泾。元置巡司及太平仓芦子税课局于此。元贞年间黄道婆自崖州返乌泥泾,传授纺织技术,遂发展成为当时著名棉纺织手工业中心,至明中叶始趋衰落。古镇名。在今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街道东湾。地当乌泥

  • 灵芝镇

    北宋置,属贵池县。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南三十五里灵芝村。北连梅根,东通青阳。(1)古镇名。宋置,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南。(2)今镇名。在山西省寿阳县东部。面积218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

  • 归绥道

    1913年置,属山西省。治归绥县(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丰镇、凉城、兴和、和林格尔、托克托、清水河、武川、东胜、土默特等市、县、旗地。1913年划属绥远特别区。1927年废。191

  • 化成岩

    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明《寰宇通志》卷39袁州府:化成岩“在府城西北五里, 下瞰秀江,旧名化成台。有开花院,唐李德裕读书于此,后人立祠于寺之侧。绝顶有塔,宋郡守王古所立。塔之西峰有亭曰妙高, 为登临胜处

  • 武始郡

    十六国前凉张骏改狄道郡置,治所在狄道县 (今甘肃临洮县)。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复回族自治州和岷县、临洮、临潭等县地。北魏移治勇田县 (今临洮县北七十里)。西魏还治狄道县。隋开皇三年(583) 废。十六国前

  • 永宁桥

    古名永通桥。在今甘肃临洮县西洮河上。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熙宁六年(1073),“熙州洮河浮梁成,赐名永通桥”。《方舆纪要》卷60狄道县:永宁桥,宋名永通“明初更名永宁,有关在焉”。《清一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