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何
即不屠何。在今辽宁锦州市西北。《管子·小匡》: “败胡、貉,破屠何。”
即不屠何。在今辽宁锦州市西北。《管子·小匡》: “败胡、貉,破屠何。”
①旧名紫打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名安顺场,属越嶲直隶厅。即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西岸安顺场彝族乡。光绪《越嶲厅志》卷2:安顺场取“山镇六安、河流顺轨”为名。清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石
①在今山西应县东北三十里。《清一统志·大同府》:龙首山“在应州东北三十里。一名边耀山。高峰相接, 长二十余里, 上有神农庙”。②在今辽宁铁岭市东。明《全辽志》卷1铁岭卫:龙首山“在城东二里, 上有龙王
即今广西崇左县西北左江支流黑水河。《方舆纪要》卷110太平府崇善县:旧县江“在府西北。一名崇善江。合思城州、太平州诸水,流经故县北,又东南入丽江。《志》云:旧县东又有崇善水出崇官山,与崇善江合流”。
①亦名亶甲城。在今河南内黄县南。《史记·殷本纪》: “河亶甲居相。” 《正义》》 引 《括地志》: “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即河亶甲所筑都之,故名殷城也。”②在今河南武陟县东南。《水经·沁水注
元置,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西北丹峨。明洪武初废。元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北巴峨。明洪武初废。
即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龙江东岸姚渡镇。清道光 《龙州府志》 卷2: 姚家渡在青川县丞“东二百八十里”。
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北五里。《方舆纪要》 卷31莱芜县: “矿山在县西北五里。尝出铁矿。”
清雍正二年 (1724) 改凉州卫置,属甘肃省。治所在武威县 (今甘肃武威市)。辖境相当今甘肃武威、永昌、民勤、天祝、古浪、永登等市县地。1913年废。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凉州卫置,治武威县(今
即今河南封丘县西北陈固乡。民国《封丘县续志》卷2《乡镇》:“陈固镇,在县西北三十里。”
本海安县,后废为镇。北宋属海陵县,即今江苏海安县。明、清置巡司于此。1943年为紫石县治。1948年复改海安县。(1)在江苏省海安县中部、新通扬运河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