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彭城
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88枣阳军:岑彭马城“在县东北。水中有石羊虎存焉”。《清一统志·襄阳府》:岑彭城“《元统志》:岑彭城在枣阳县东北三十里。相传彭征秦丰时,筑城牧马于此”。
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88枣阳军:岑彭马城“在县东北。水中有石羊虎存焉”。《清一统志·襄阳府》:岑彭城“《元统志》:岑彭城在枣阳县东北三十里。相传彭征秦丰时,筑城牧马于此”。
在今河北蔚县北。《方舆纪要》 卷44蔚州: 洗利机台 “嘉靖二十三年,敌突犯至此,为烽堠之所”。
亦作牛腹渡。即今四川富顺县东北七十里牛佛镇。为沱江水路交通要道,是富顺县大镇之一。《清史稿·胡中和传》:咸丰十一年(1861),“(李)永和窜踞富顺牛腹渡,两岸筑坚垒,背而阵”,与清军激战。
①亦作酆。即丰京。在今陕西长安县西沣河西岸。②即今江苏丰县。司马迁《史记》中屡称汉高祖“起丰沛”,丰即丰县。(1)古国名。西周诸侯国。在今山东省青州市西。(2)古都名。又作酆。即“丰京”。
西藏古地名。即羊同的异名。在今西藏西部及毗邻地区。慧超《往五天竺国传》:“迦叶弥罗国东北,隔山十五日程,即是大勃律国、扬同国、娑播慈国。”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道州路置,属湖广行省 (后改布政使司)。治所在营道县 (今湖南道县)。辖境相当今湖南道县、宁远、江永及江华瑶族自治县地。洪武九年 (1376) 改为道州。明洪武元年(136
即今四川平武县。《明史·地理志》 龙安府平武县: 龙州 “洪武六年徙于青川所。二十二年又徙于盘龙坝箭楼山之麓,即今治也”。
即厄鲁特。明末清初,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等部总称。游牧于今新疆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以南,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北地区。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明一统志》卷67成都府:成都中卫“在府治西南七里”。清初废。明洪武中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清初废。
即今河南永城市西南四十六里裴桥乡。清光绪 《永城县志》 卷15 《灾异志》: 咸丰三年 (1853)正月,“刘白鸭率百余人作乱于裴桥”。在今河南省永城市西南。清咸丰二年(1852年)亳州捻军首领刘白鸭
十六国前凉都城姑臧城(今甘肃武威市城)内的宫殿。《晋书·张天锡传》 载:“天锡所居安昌门及平章殿无故而崩,旬日而国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