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庆州
元至元二十年 (1283) 改崇庆府置,属成都路。治所在晋原县 (今四川崇州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新津等市县地。明洪武初省晋原县入州,属成都府。清不辖县。1913年改为崇庆县。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崇庆府为崇庆路,二十年改为崇庆州。治晋原县(今四川崇州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崇州市和新津县地。属成都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废晋原县入州。属成都府。清代不领县。1913年改置崇庆县。
元至元二十年 (1283) 改崇庆府置,属成都路。治所在晋原县 (今四川崇州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新津等市县地。明洪武初省晋原县入州,属成都府。清不辖县。1913年改为崇庆县。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崇庆府为崇庆路,二十年改为崇庆州。治晋原县(今四川崇州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崇州市和新津县地。属成都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废晋原县入州。属成都府。清代不领县。1913年改置崇庆县。
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昆山县: 夏驾浦 “新洋江南口即夏驾浦。永乐二年,夏原吉以松江自夏驾而东,沙涨猝不可去,江北岸有刘家河入海。乃凿夏驾浦,掣江接浦,汇于刘家河”。后屡
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后废。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属奴儿干都司。辖区约今黑龙江省嫩江墨尔根江流域。后废。
①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十八里郜鼎集。春秋以前为宋国所灭。古城有二: 一名北郜城,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十八里郜鼎集。即古郜国。《春秋》: 隐公十年 (前713),“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
①即今四川昭觉、金阳、布拖等县境之西溪河。为金沙江支流。常隆庆《雷马峨屏调查记》:西溪河“源出孟获山,流经昭觉城东,向南流汇三湾河之水,由打铁坝入金沙江”。②在今云南元谋县西。《清一统志·武定州》:西
隋仁寿元年 (601) 改广武县置,属郑州。治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北五里。大业初属荥阳郡。唐属郑州。北宋熙宁五年 (1072) 省入管城县。元祐元年 (1086) 复置。元属汴梁路。明洪武八年
即今陕西淳化县北秦河乡桃渠塬。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淳耀县治此。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东南龙池附近。《史记·封禅书》:“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又说,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菑南郊山下者。”《索隐》引解道彪《齐记》云:“临菑城南有天齐泉,五泉并出,有异
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 改共城县置,属卫州。治所即今河南辉县市。明昌三年 (1192) 改为苏门县”。古县名。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共城县置,治今河南省辉县市。属河北西路。明昌三年(11
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北。《清一统志·庐州府一》:毛公山“在庐江县东北七十里,与巢县接界。相传汉毛义隐此,上有毛公洞。又北半里为莲花洞,石莲下垂,巧侔追琢”。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福建都卫置,治所福州府 (今福建福州市)。辖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内各卫所。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