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龛山
亦名隆龛山、明月山。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境。《元和志》 卷33崇龛县: “崇龛山,在县西三里。” 崇龛县以此名。
亦名隆龛山、明月山。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境。《元和志》 卷33崇龛县: “崇龛山,在县西三里。” 崇龛县以此名。
在今江西樟树市附近。《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清江县: 固本堤在 “府城 (今临江镇)东。古堤也。赣、袁二水合流东下,最易冲啮。宋嘉定迄咸淳,守土者相继伐石甃砌为堤,水方顺道。元大德间亦常增修。明朝宏治
①即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西悦来乡。清道光 《江北厅志》 卷2: 悦来场 “去城六十里”。②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悦来乡。道光《石砫厅新志》 卷1: “东北为油榨房,东十里经丰都界大沙坝场,又三十里为
亦作沙克哩。俗名二道河子站。清吉林将军境内北路驿站之一。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二十二里。光绪 《吉林通志》 卷 57: 萨库哩“在拉林多欢站东七十里,北二十二里至阿勒楚喀城”。
亦作高丽城。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图们江东岸之古城村。清光绪 《珲春境内村屯里数》:“再由东岗屯起,西去高力城屯,至城二十五里,至东冈屯五里。” 附近有辽、金温特赫古城和明斐优城。
①渭水入黄河处。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左传》: 闵公二年 (前660),“虢公败犬戎于渭汭”。②即泾水入渭之口。在今陕西高陵县南。《尚书·禹贡》: “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 孔安国传:
①一名青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麒麟门外。宋 《景定建康志》 卷17: 青龙山,“南唐后主尝校猎于此”。《清一统志·江宁府一》 “青龙山” 条引《(江南) 通志》: “山趾石坚而色青,……青龙亦名青山。
即今甘肃东南渭水支流胡芦河。《水经·渭水注》:“瓦亭水又南径成纪县东,历长离川,谓之长离水。”《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东汉建安十九年(214),“渊以为(韩)遂兵精,兴国城固,攻不可卒拔,不如击长
1913年于兴和城置,属直隶兴和道。治所即今河北张北县。1928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西北部。属张家口市。面积 4231.6 平方千米。人口37.2万。辖4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
即今哈萨克斯坦南与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之咸海。《元史·郭宝玉传》 作大盐池。
又名阳平关、白马城。在今陕西勉县 (菜园子) 西老城乡。《水经· 沔水注》: 沔水 “又东径白马戍南,浕水入焉。水北发武都氐中,南径张鲁城东,……张鲁治东对白马城,一名阳平关。浕水南流入沔,谓之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