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嵩县

嵩县

明洪武二年 (1369) 降嵩州置,属河南府。治所即今河南嵩县。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西部。属洛阳市。面积2981平方千米。人口52.3万。辖4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春秋为陆浑戎地。西汉置陆浑县(治今嵩县东北陆浑北10里),属弘农郡。魏、晋属河南郡。东魏改为北陆浑县,属新城郡;又于伏流城置南陆浑县,治今嵩县东北陆浑。武定初置伊阳郡,治南陆浑县。隋开皇初,并北陆浑县入南陆浑县,改为伏流县。大业初改伏流县为陆浑县,属河南郡,废伊阳郡。唐先天元年(712年)析陆浑县置伊阳县,属河南府。故治在今县西南旧县。五代时废陆浑县入伊阳县。北宋属河南府。南宋绍兴时置顺州,治所在伊阳县。金天德三年(1151年)移今嵩县治,改顺州为嵩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伊阳县入嵩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嵩州为嵩县(治今嵩县老城),以地处嵩山之西得名。《寰宇通志》:嵩县“以在嵩岳之西,故名”。属河南府。清因之。1913年属豫西道,1914年属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61年属洛阳专区。1960年建陆浑水库,老城被淹,于老城西南附近建新城,即今嵩县县城。1969年属洛阳地区,1986年属洛阳市。地处伏牛山、熊耳山区和伏牛山东北部低山丘陵区,伊河、北汝河流经境内,北部有陆浑水库。属南温带湿润气候。产小麦、玉米、甘薯为主。山区多林木,林业用地占全县面积的61%,产泡桐、山茱萸、核桃、板栗、苹果等。矿产有黄金、萤石、重晶石、大理石等。有机械、面粉、丝绸、编织、铁木等厂和采矿业。永西、洛卢公路横贯县境。名胜古迹有伊尹祠、程颢和程颐故里、铺沟石窟、庆安寺、五顷寺等。县境南部有白云山风景区和龙池漫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岷州卫

    明洪武十一年 (1378),升岷州千户所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即今甘肃岷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县、舟曲、宕昌等县地。清雍正八年 (1730) 仍改为岷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岷州千户所,十一年升为卫

  • 淑村

    即今河北武安市东南淑村镇。清乾隆 《武安县志》 卷2里社有淑村。

  • 马村

    ①即今山西文水县西南马村。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人围太原,张灏自辽州援太原,同折可求至文水县上贤村、马村下寨,即此。②在今山东汶上县北。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陈兆举所率大刀会曾在此攻打教堂。

  • 容家峒

    在今湖南宜章县东南一百十里。《清一统志 ·郴州二》: 容家峒 “在宜章县东南。……皆瑶峒也”。

  • 丽璧市

    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明史·地理志》修仁县:“东北有荔江,有丽璧市土巡检司。”

  • 大鸡笼山

    即今台湾基隆港口外基隆屿。清乾隆间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卷1:大鸡笼山“在(淡水)厅治东北二百五十里大海中。一望巍然。日本洋船以为指南”。

  • 新兴州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澂江路。治所即今云南玉溪市。《元史·地理志》: “新兴州,汉新兴县。” 按,汉代在云南未设新兴县,元人误认为南朝建宁郡或南广郡的新兴县在今玉溪,因名。辖境相当今云南玉

  • 春科高日长官司

    清雍正七年 (1728) 置,治所在今四川石渠县西南奔达。后废。

  • 兰登山

    在今四川南部县西。《舆地纪胜》卷185阆州:兰登山“在新井县东二十里。汉严君平隐居于此,有君平洞、君平像、崇福观”。《明一统志》卷68保宁府:兰登山“在南部县西八十三里。三面峻绝,俯临西江。汉严君平尝

  • 盖州

    ①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在高平县(今山西高平市)。六年 (623) 移治晋城县 (今山西晋城市)。辖境相当今山西晋城市、高平市及陵川县地。贞观元年 (627) 废。②唐贞观八年 (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