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嵩口镇

嵩口镇

即今福建永泰县西嵩口镇。明置巡司于此。


(1)在福建省永泰县西南部、大樟溪上游。面积250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嵩口,人口1060。处高山下,大漳溪、长庆溪汇合口,故名。1958年设嵩口公社,1961年改镇,196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镇。产稻、甘蔗、花生、松、竹、茶叶、笋干、柑橘。有竹编、服装、食品等厂。福三公路经此。古迹有观音寺、五显宫、寿春寺、德星楼、林带溪石刻。(2)在福建省清流县中部。面积227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嵩口,人口1630。位嵩溪与九龙溪交汇处,故名。1949年设嵩口乡。1958年改卫星公社,1959年改嵩口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水果、茶叶。土特产腐竹、香菇。有合成氨厂、电化厂、水泥厂。有嵩口坪水电站。为县西北部农贸中心。有公路北接洋万公路。沙溪航道经此,汽船通县城、永安市。名胜有高赖温泉。


猜你喜欢

  • 奄蔡国

    又名阿兰。汉西域国名。在康居西北,即今中亚咸海、里海北部草原。《史记·大宛列传》:安息 “北有奄蔡”。《汉书·西域传》: “其康居西北可二千里,有奄蔡国。控弦者十余万人。与康居同俗。临大泽,无崖,盖北

  • 丹徒县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江苏丹徒市东南十八里丹徒镇。《元和志》卷25润州丹徒县:“初,秦以其地有王气,始皇遣赭衣徒三千人凿长陇,故名丹徒。”东汉属吴郡。三国吴嘉禾三年(234)改为武进县。西晋太康二年

  • 英德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 (1286) 降英德路置,属江西行省。治所在真阳县 (今广东英德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及翁源县地。大德四年 (1300) 复改英德路。至大初又降为英德州。明洪武二年 (1369)改

  • 八宝寺

    即今青海祁连县(八宝乡)。1939年于此置祁连设治局,1943年改为祁连县。

  • 蒙溪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 蒙溪在 “府东北五十里。源出连江县界。又有仁溪亦出焉,西流经府北,入于洪塘江”。

  • 三江城

    即今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驻地三江镇。《清一统志·连州》:三江城“在州境高良峒。周二百八十丈。本朝康熙四十三年建”。1946年置连南县治此。

  • 接莆岭

    在今浙江乐清市北。《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 接莆岭在“县北六十里,道出太平县”。

  • 龙见石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南。《方舆纪要》卷105琼州府乐会县:龙见石“在县西北十五里。状如龙首。山脊半里许皆黑石,崚嶒叠出,若龙鳞然。黎盃水绕其前”。

  • 太乙山

    即终南山。今陕西省秦岭山脉。古山名。又作太一山。又称周南山、地肺山、南山。即今陕西省秦岭终南山,一指今秦岭主峰太白山。

  • 投书涧

    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泰山上。《清一统志·泰安府一》:“《旧志》,胡瑗与孙复、石介讲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寝。得家书见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中,不复展读, 人名其处为投书涧。涧西建讲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