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津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于九赕置,属丽江路。治所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一百五十里巨甸镇。《元史·地理志》:“盖以铁桥自昔为南诏、吐蕃交会之大津渡,故名。”清顺治十六年(1659)废。
唐名罗波九睒。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于九睒置州,治今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西北巨甸。以旧为南诏、吐蕃交汇之大津渡,故名。辖境约相当今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西部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地。属丽江路。明属丽江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废。
元至元十四年(1277)于九赕置,属丽江路。治所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一百五十里巨甸镇。《元史·地理志》:“盖以铁桥自昔为南诏、吐蕃交会之大津渡,故名。”清顺治十六年(1659)废。
唐名罗波九睒。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于九睒置州,治今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西北巨甸。以旧为南诏、吐蕃交汇之大津渡,故名。辖境约相当今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西部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地。属丽江路。明属丽江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废。
又名千秋涧。在今安徽和县西北。《舆地纪胜》卷48和州:千秋涧“在历阳县西北一十七里”。《方舆纪要》卷29和州:千秋涧“亦曰千秋坝。明初,耿再成袭和阳,不克,元兵追至千秋坝”。
即今江苏邗江县南瓜洲镇。亦名瓜州。在长江中。《新唐书·五行志三》:开元十二年(724)“润州大风自东北,海涛没瓜步”。《资治通鉴》:唐至德二年(757),李成式、李铣讨永王璘,“铣兵数千,军于扬子,成
明成化四年 (1468) 于天都砦建城,属固原州。即今宁夏海原县。清乾隆十四年(1749) 移盐茶同知驻此。同治十二年 (1873) 改置海城县。
清雍正六年 (1728) 置,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石渠县东北蒙宜乡。宣统元年(1909) 改流,属石渠县。
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北岐岭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90:长乐县有岐岭墟汛。
即今广东南雄县东北梅岭镇。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86: 南雄州有梅岭汛。
唐天祐二年 (905) 吴杨行密置,即今湖北大冶市。《寰宇记》 卷113大冶县: “大冶青山场院,主盐铁。” 北宋乾德五年 (967) 南唐升为大冶县。
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水经·淮水注》:“淮、泗之会,即角城也。”东晋义熙中于此置角城县。南北朝时置戍,为战时必争之地。《魏书·世宗纪》:正始元年(504)七月,“萧衍角城戍主柴庆宗以
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南。《水经·沮水注》:“沮水又东南径驴城西、磨城东。又南径麦城西。……传云:子胥造驴、磨二城以攻麦邑。即谚云‘东驴、西磨,麦城自破’者矣。”《清一统志·荆门州》:驴城“在当阳县东南四十
在今四川红原县东北。清雍正元年(1723)置阿革寨土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