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
即今新疆和静县东巴音。1945—1949年在此置荛鲁都斯县。
即今新疆和静县东巴音。1945—1949年在此置荛鲁都斯县。
1919年由五原、武川二县析置,属绥远特别区。治所即今内蒙古固阳县。1926年改为固阳县。1919年由五原、武川两县析置,治广义奎(今内蒙古固阳县城关镇)。1926年升县,隶绥远省。
北宋熙宁三年 (1070) 改穰寨为镇, 属秦州。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十五里。八年 (1075) 改为穰堡。 金复为8
在今青海兴海县一带。《资治通鉴》: 隋大业五年 (609),“命刘权镇河源郡积石镇,大开屯田,捍御吐谷浑,以通西域之路”。即此。(1)古镇名。在今青海省兴海县一带。隋大业五年(609年),刘权镇守河源
一名寡孤山。在今四川沐川县东。《方舆纪要》 卷73沐川长官司: 青孤山在 “司东十里。山多林木,望之郁然,突出群山之上”。《清一统志·叙州府一》: 青孤山 “在屏山县西北沐川长官司东三里。其山孤立秀出
即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北拉博。 清雍正十年 (1732) 置喇㗘土千总。
清雍正十二年(1734)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南贝尔湖东北沙拉尔吉河口。见民国《黑龙江志稿》卷33 《武备志·兵事》。
即今西藏察隅县西北波罗。清末刘赞廷 《波密日记》: “由科麦县至察隅县,计程六百三十五里。由县治西南行,三十里俄京宿,一百二十里至波罗宿。” 即此。“波罗”,藏语意为搬回。相传当地人是从外地迁回来的。
史称惠陵。在今四川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之正殿(刘备殿)西侧。《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章武三年(223)四月,“先主(刘备)殂于永安宫(在今重庆奉节县城)。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八月,“葬惠陵”。
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南河口镇附近。一说在今清水河县西北喇嘛湾南。自汉以来为黄河重要渡口。《水经·河水注》:“河水于(桢陵、桐过)二县之间,济有君子之名。皇魏桓帝十一年,西幸榆中,东行代地。洛阳大贾赍金货
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南三十里新皂乡(皂角铺)。《资治通鉴》: 唐景福元年 (892) 三月“癸亥,西川将李简邀击 (杨) 守忠于钟阳,斩获三千余人”。即此。《元丰九域志》 卷7: 巴西县有钟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