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在今西藏拉萨市内玛波日小山上。为梵语之音。佛经有观音住南印度普陀洛伽山之说。布达拉是佛教徒比喻为印度佛教圣地普陀洛伽之转音。相传7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始建宫室。后世屡有修筑。至清顺治二年(1645)达赖五世大加扩建后,始具今日规模。主楼累积十三层,高113米,东西长400余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顶皆涂金,上下楼房万余间。金银浮屠佛像无数,有达赖喇嘛灵塔八座。另有佛堂、寝宫、庭院等,存有大量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极高的雕塑、壁画及元朝以来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封赐的诏书、印鉴、经文典籍、工艺珍玩等。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玛布日山(红山)上。是中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或译普陀,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公元7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筑宫城,后毁于兵燹。至17世纪中叶达赖五世当政时期,先修白宫,后由其总管第巴·桑结嘉措主持扩建了红宫,始具今日规模。总面积13万平方米,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原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宫体主楼13层,高115.89米,东西长400米,全部为石木结构。内有宫殿、佛堂、习经室、寝宫、灵塔殿、庭院等。全部建筑依山势垒砌,群楼重叠,气势雄伟,金顶辉煌,体现了藏式建筑的鲜明特色和汉藏文化融合的一些风格。有达赖喇嘛灵塔八座,塔身以金皮包裹,宝玉镶嵌,金光灿烂。各殿堂墙壁绘有题材丰富、绚丽多姿的壁画,工笔细腻,线条流畅。宫内还保存有大量珍贵文物,如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西藏官员的诏敕、封诰、印鉴、礼品和精雕细镂的工艺珍玩,罕见的经文典籍以及各类佛像、唐卡(卷轴佛画)、法器、供器等。建国后,曾多次维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


猜你喜欢

  • 深沪

    即今福建晋江市东南深户镇。《清一统志·泉州府》 “洛阳巡司” 条: “ 《旧志》,深沪司在(晋江) 县南八十里。元置于县南五十五里二十部港边。明洪武二十年移此。有城周一百五十丈,二门。”

  • 金城堡

    ①即今广西河池市。《清一统志·庆远府》: 金城堡 “在河池州东北,金城江北。旧置巡司,或曰即故州也。州界瑶僮十居七八,其力作及走墟市,皆由妇人,谓之坐男使女”。②北宋筑,在今陕西府谷县北。南宋李焘 《

  • 雩都峡

    在今江西于都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7赣州府雩都县: 雩都峡在 “县西北五十里。峡长而险,前临大江,岩壁陡绝,约二十余里,为县之噤喉。《志》 云,峡中有米沙洲,长二百余丈,其沙三角,与常沙异,色最白

  • 高连山

    在今贵州贵阳市南二里。《寰宇记》 卷122建安县有高连山。明曹学佺 《名胜志》: “以其势高而连络天马、贵人诸山,故名。”

  • 宝应县

    唐上元三年 (762) 改安宜县置,属楚州。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旧唐书·地理志》 载: “肃宗上元三年建已月,于此县得定国宝十三枚,因改元宝应,仍改安宜为宝应。” 南宋宝庆三年 (1227) 升为宝

  • ①战国韩地。在今山西曲沃县西北。《史记·韩世家》:赵桓惠王九年(前264),“秦拔我陉,城汾旁”。②春秋吴邑。在今浙江嘉兴市南。《左传》:定公十四年(前496),“吴伐越,越子勾践御之,陈于槜李……灵

  • 剧魁侯国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南三十一里。元朔元年 (前128),封菑川王子黑为剧魁侯国于此。东汉省。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封甾川懿王子黑为剧魁夷侯,分甾川国置,治今山东省昌乐县西北

  • 易古

    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南。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 余干州

    元元贞元年(1295)升余干县置,属饶州路。治所即今江西余干县。辖境相当今江西余干县地。明洪武初复降为余干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余干县置,治今江西省余干县。属饶州路。辖境相当今余干县地。明洪武

  • 虞城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析下邑县置,属宋州。治所在今河南虞城县北、利民镇西南三里。大业初属梁郡。唐属宋州。北宋属应天府。金属归德府。后废。蒙古宪宗二年 (1252) 复置,属东平路。至元二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