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干隧

干隧

故址在今江苏吴县西北四十里阳山下。《战国策·秦策五》:“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史记·苏秦传》 《正义》云:“干遂在苏州吴县西北四十余里,万安山西南一里太湖。夫差败于姑苏,禽于干遂,相去四十余里。”《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长洲县:阳山“今山之别阜曰遂山,或以为即干隧”。


古邑名。春秋吴邑。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北。《战国策·秦策四》:楚顷襄王二十年(前279年),黄歇使秦,说昭王曰:“吴见伐齐之便,而不知干隧之败也。”道应注:“干隧,在临淮。”当误。


猜你喜欢

  • 外秦淮河

    指今江苏南京通济门外经中华门、水西门段护城河。自五代杨吴筑金陵府城时,将秦淮河一段圈入城内,并在河水入城口通济门始, 另开河道为城河,将淮水(秦淮河)一分为二,秦淮河始有内外之分。至水西门,内、外秦淮

  • 冶坊寨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置,属秦州。在今甘肃清水县东北四十里黄门乡。熙宁五年(1072)改为冶坊堡。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置,在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属秦州。熙宁五年(1072年)改为冶坊堡。

  • 团陂镇

    即今湖北浠水县北六十里团陂镇。民国设县佐于此。在湖北省浠水县北部。面积206平方千米。人口10万。镇人民政府驻团陂,人口 4130。昔有人家设小店铺在一小团山丘上,故以地形得名。1949年为团陂区。1

  • 平林店

    即今湖北枣阳市南六十八里平林镇。清有主薄驻此。民国初设县佐。

  • 珠市

    在今广西合浦县旧城西。清屈大均 《广东新语》 卷15: “予尝至合浦,止于城西卖鱼桥,故珠市也。”

  • 陶宅镇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二十二里陶宅。《清一统志 · 松江府二》: 陶宅镇 “在奉贤县 (今奉城镇) 西北十八里。明设巡司及税课局于此。今裁”。

  • 当归山

    在今云南施甸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8施甸长官司:当归山“在司(旧治)西北二十五里,产当归”。

  • 乐都郡

    亦作洛都郡。十六国后凉吕光置,治所即今青海乐都县。东晋隆安三年(399),南凉秃发乌孤自西平迁都于此。义熙十年(414)西秦乞伏炽磐灭南凉,以谦屯为凉州刺史,镇乐都。北魏废。北周复置,属鄯州。治所在西

  • 溧阳路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即今江苏溧阳市。二十七年 (1290) 降为县。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溧阳府置,治今江苏省溧阳市,属江浙行省。二十七年降为县。

  • 积粟山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二十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 积粟山 “在昌平县西二十里。下有唐太尉朱怀珪墓”。《清一统志·顺天府一》: “相传元时积粟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