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山

平山

①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北。《山海经·北次三经》:孟门东南有“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美玉”。

②即今辽宁营口市东南太平山。《明史·地理志》 盖州卫:“又北有平山,其下有盐场。”《方舆纪要》卷37盖州卫“石城山”条下:“又平山在卫北五十里,三万卫盐场百户所置此。”

③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北。产煤。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5:“平山煤矿。矿在萝北县治西,距江岸十余里。光绪三十四年开办。”

④又名屏山。在今安徽泗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1凤阳府虹县:平山“山势平衍,因名”。光绪《泗虹合志》卷1:屏山“环翠如屏。 ‘屏山晚照’为虹八景之一”。

⑤一名九曲山。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清一统志·福州府一》:平山“在闽县东南七十二里。宋端宗航海时驻兵于此。铲平其顶,故名”。

⑥又名越王山。即今福建福州市北屏山。《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越王山“在府城北,半蟠城外。东联冶山。一名屏山,以形似屏扆也。亦曰平山”。

⑦在今山东嘉祥县西五十五里。《方舆纪要》卷33嘉祥县“塔山”条下:平山“山顶四平, 可耕稼云”。

⑧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南。《清一统志·东昌府一》 谓平山“土阜隆起如山。旧设平山卫,得名以此”。

⑨即河洑山。在今湖南常德市西三十里。《水经·沅水注》:“沅水又东径平山西,南临沅水,寒松上荫,清泉下注。”

⑩在今广东惠东县(平山镇)。《清一统志·惠州府》:平山“在归善县东少南七十里。其下为平山驿”。

(11)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9怀远县:平山在“县(治所在今老堡乡)北五里。宋平州以此名。亦曰屏山。山东麓有治平州”。

(12)在今宁夏灵武县东北。明嘉靖《宁夏新志》卷3灵州守御千户所:平山在“州东八十里。以形名”。


(1)古山名。在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北。《山海经》:孟门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美玉”。即此。(2)区片名。在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南至平顶山,北邻东明,东靠东兴村,西到站前。因地处平顶山脚下而得名。大专院校集中于文化路两侧。地工路两侧有机械、丝绸、锅炉等厂。商业发达。东部山腰有清代玉泉阁和滴水洞风景区。(3)集镇名。在云南省梁河县东北部、囊宋河南侧。为平山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390。因地处一块平坦的山顶得名。产稻、小麦、玉米、茶叶、甘蔗、核桃等。特产香蕈、鸡、天然石板。有农具、制茶等厂。有集市。有公路西接保瑞公路,东接腾龙公路。


猜你喜欢

  • 河南城

    原为王城,战国时加以扩建,称河南城。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涧水东岸。《史记·周本纪》: “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官职。” 遂为西周君所居。公元前256年,灭于秦。西汉置河南县。(1)在今河南省

  • 平山站

    元置,即今广东惠东县。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平山驿。

  • 红城驿

    清置,即今甘肃永登县东南七十里红城镇。后废。

  • 普格场

    即今四川普格县。民国 《西昌县志》 卷1: 普格场在 “县东南一百五十里”。1945年于此置普格设治局,1952年改为普格县。

  • 乾州厅

    清康熙四十七年 (1708) 改乾州置,属辰州府。治所即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乾州。嘉庆元年(1796) 升为直隶厅,属湖南省。1913年废。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置,治今湖南省吉首市西南乾州。属辰州

  • 白沙砦

    北宋置,属武冈县。即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北七十八里白沙庙村。熙宁六年(1073)废。

  • 博罗县

    秦置,属南海郡。治所即今广东博罗县。《续汉书 ·郡国志》 注: 博罗 “有罗浮山,自会稽浮往博山,故置博罗县”。此说出于附会。据近人徐松石 《傣族僮族粤族考》 称,在古僮语中,“百” 或“博” 含有

  • 马颊河

    ①《禹贡》九河之一。《尔雅·释水》郭璞注以为“河势上广下狭,状如马颊”,故名。《方舆纪要》卷34高唐州载:“亦名旧黄河。 自直隶开州(今河南濮阳),流经朝城县及莘县、堂邑、观城、清平县界, 又历夏津县

  • 苑汤州

    唐龙朔元年 (661) 置,属月支都督府,治所在拔特山城 (今阿富汗东北部法扎巴德东北巴达克山中)。8世纪中废。唐龙朔元年(661年)置,治拨特山城(今阿富汗东北部法扎巴德东北)。属安西都护府。8世纪

  • 宝塔坝

    在今四川开江县东南讲治镇西。1933年红四方面军与国民党军激战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