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河
即今甘肃礼县东北永坪河。《方舆纪要》卷59秦州礼县:“平泉河在县北二十里。”清光绪《甘肃新通志》卷7:平泉河“源出固城镇野猪山之东,南流经平泉川入西汉水”。
即今甘肃礼县东北永坪河。《方舆纪要》卷59秦州礼县:“平泉河在县北二十里。”清光绪《甘肃新通志》卷7:平泉河“源出固城镇野猪山之东,南流经平泉川入西汉水”。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南马齐村。清咸丰《顺德县志》卷5:墟市有“马齐堡”。
在今安徽淮南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21怀远县: 柳滩驿 “在县南七十里,为南达寿州之中道”。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北七十八里乐龙。清时有外委戍守,彝语“乐”为石,“龙”为城,意即石城。
即耳里匮设治局。治所在乌列盖(今蒙古国吉尔格朗图西乌列盖)。
即今江苏通州市 (金沙镇) 北骑岸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通州 (今南通市) 东北有“骑岸”。在江苏省通州市中北部、团结河北岸。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骑岸,人口8500。
元置十二营寨, 明洪武十九年(1386)改置十二营长官司,属安顺州。治所在今贵州普定县东十六里十二营。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废。元为十二营寨,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长官司,在今贵州省普定县东
①北周明帝二年(558)置,治所在葭芦郡(或名芦北郡,今甘肃文县西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初复置文州,移治曲水县(今文县西五里白水江南岸)。天宝元年(742)改为阴平郡,乾元元年(758)复改文州,建
即今云南澄江县东之南盘江。《方舆纪要》卷115澂江府: 铁池河在 “府东二十里。源自曲靖府陆凉州流经宜良县,至铁池铺,入山峡数十里,会抚仙尾闾。又东入路南州,谓之铁赤河。河外竹山五丛,林木深密,伏戎之
又作乌布萨诺尔。在清科布多东北境。即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湖。《清一统志·科布多》:乌布萨淖尔“在科布多城东北。特斯河自乌里雅苏台界西流入泊。和赖河、特里河、伊尔河、博尔河、扎尔河、齐塔齐河俱南流入泊
明置,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乌罗关在“(罗番长官)司西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