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德县

广德县

①东汉末吴分故鄣县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广德县西南。以西汉鸿嘉二年(前19)在黟县所置广德王国为名。西晋属宣城郡。南朝梁属广梁郡。陈属陈留郡。隋开皇九年(589)并入石封县。唐至德二年(757)改绥安复置,治所即今广德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为广德军治。元为广德路治。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改为广阳县,为广兴府治。明洪武四年(1371)复为广德县,为广德州治。十三年(1380)废入广德州。1912年废州为广德县。民国初属安徽芜湖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②南朝梁置,属阳山郡。治所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隋开皇十年(590)改名广泽县。

③唐武德元年(618)分安康县置,属西安州(后改直州)。治所在今陕西汉阴县东。贞观元年(627)废。


(1)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属齐乐郡。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广泽县。(2)今县名。在安徽省东南部。属宣城市。面积2165平方千米。人口51.1万。辖6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桃州镇。秦、汉为故鄣县地。三国吴析置广德县,以旧广德王国为名,治今桃州镇西南,属丹阳郡。南朝宋置绥安县。隋并广德县入绥安县。大业二年(606年)移治今桃州镇,属宣州。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桃州,七年废。至德二载(757年)改绥安县为广德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置广德军。元为广德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广德县为广阳县。为广兴府治,后为广德州治。洪武十三年废入广德州。1912年废州为县。1914年属芜湖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属皖南行署区宣城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80年属宣城地区,2000年属宣城市。地处皖南山地东北部低山丘陵。南境马鞍山海拔863米,为最高点。中部河谷平原与岗地相间,构成广德盆地。桐汭河、无量溪皆出南境山地,北穿盆地,至郎溪县境汇入郎川河。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有煤、大理石、萤石和瓷土等矿。自然植被属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森林覆盖率35.9%。用材林以松、杉、竹为主。毛竹蓄积量居全省之冠。农产稻、油菜籽、小麦,茶叶、蚕桑种植普遍。特产“大红袍”板栗。工业有机械、化肥、纺织、造纸、陶瓷、耐火材料、采煤等。宣杭铁路横贯县境。宁广公路斜穿县境西南部,广宜公路纵贯县境东北部,还有318国道、广郎等公路。名胜古迹有太极洞、天寿寺塔。


猜你喜欢

  • 黄草市

    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南黄草镇。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兴宁县 (今资兴市) 图: 县东南有黄草市。

  • 波罗江口市

    即今广西容县东北二十三里江口村。当波罗江注入容江 (北流江) 之口。清光绪 《容县志》 卷3: 波罗江 “源出波罗里石马山,至江口墟入容江”。

  • 圆照寺

    古称普宁寺。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五台山台怀镇北隅显通寺左侧。明永乐初建。宣德年间重建。有山门、天王殿、大佛殿、藏经阁,殿内塑像俱全。寺后塔院有白色喇嘛塔一座,建于宣德九年 (1434),为印度高僧宝利沙

  • 扬门

    春秋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东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宋元公以华氏之乱欲出奔,厨人濮认为不可,鼓动全军抵抗。“公自扬门见之,下而巡之”,即此。春秋宋国都城商丘(即今河南商丘市南)

  • 一作庸。西周封国。在今河南新乡县西南。《汉书·地理志》: “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 邶、庸、卫国是也。鄁,以封纣子武庚; 庸,管叔尹之; 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

  • 榆科镇

    即今河北深州市东南榆科乡。清 《畿辅舆地全图》 深州: 榆科镇在 “州东二十五里”。在河北省深州市中部。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榆科,人口1470。汉代建村,古时此处地势低洼,且多

  • 武当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顺元路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东北乌当区。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贵阳市东北乌当。属八番顺元宣慰司。后废。

  • 平等县

    1927年析洛阳、嵩县、伊阳、宜阳四县置,属河南省。治所在辛营(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十四里平等乡)。1932年废入伊川县。旧县名。1929年由嵩县之莘营、莘渠、鸣皋、石碢、常峪、�ȹ

  • 同谷县

    西魏恭帝时改白石县置,为广业郡治。治所即今甘肃成县。隋初属康州,大业初属河池郡。唐初为西康州治。贞观初州废,属成州。宝应初没入吐蕃。咸通十三年(872)复置,为成州治。元至元七年(1270)省入成州。

  • 长岭县

    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1908.1)置,属长春府。治所在长岭子(今吉林长岭县)。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长岭县,地名长岭子”, 因名。1913年改属吉林吉省长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在吉林省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