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湖南望城县北二十里铜官山下。铜官山又作铜山。《元和志》 卷29长沙县: 铜山 “在县北一百里。楚铸铜处”。明置铜官驿。
即今江西宜黄县东南二十里棠阴镇。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舆地纪胜》卷89广州:乱石山“在蒲涧后,(唐)杜审言诗曰:乍将云鸟极,还与星河次;上耸忽如飞,下临如欲坠”。即此。《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白云山”条:“乱石山在府东北二
在今湖南双峰县西南。明置巡司于此。清废。
明洪武十八年(1385)置,属元江府。治所在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五十四里因远镇。嘉靖中改奉化州。
在今陕西陇县西八十里, 为越陇山西行的要道。《方舆纪要》卷55陇州: 石咀关“成化中,马文升言陇州至秦州清水县二百五十里,别无驿站可宿次。石咀关地多盗,请移西安府兴平县西四十里之长宁驿及咸义巡司于此,
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毫城乡。《清一统志·彰德府二》: 中宗陵 “高一丈五六尺。宋开宝间树碑。梁周翰撰文”。
西藏古代族部名。亦作扬同。即象雄。分为大羊同、小羊同两部。《唐会要·大羊同国》:“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至贞观末,为吐蕃所灭。”大羊同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北部及毗邻拉达克地区,小羊同
即岩绿县。隋置,为朔方郡治。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古城。《新唐书·地理志》 夏州朔方郡朔方县: “本嵓录,贞观三年更名。”
即楚昭王墓。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南七十里。《水经·沮水注》: “沮水又南径楚昭王墓。东对麦城,故王仲宣之赋 《登楼》 云: 西接昭丘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