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建德路

建德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建德府置,至元二十一年 (1284) 属江浙行省。治所在建德县 (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里梅城镇)。辖境相当今浙江建德、淳安、桐庐等市县地。公元1358年朱元璋改为建安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建德府置,治建德县(今浙江建德市东北梅城镇)。辖境约相当今浙江省建德、桐庐、淳安三市县地。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改为建安府。


猜你喜欢

  • 东高山

    又名登山、东门山。在今湖北咸宁市东。《清一统志·武昌府一》:东高山“在咸宁县东 一里。为邑之镇”。

  • 洮安县

    1914年改靖安县置,属奉天省洮昌道。治所在白城子 (今吉林白城市)。1929年直属辽宁省。1950年改名白城县。

  • 松江

    ①古称笠泽。又名松陵江。即今江苏太湖尾闾吴淞江。晋顾夷 《吴地记》、庾阐 《扬都赋注》 与唐张守节 《史记正义》 等,皆以此为 《尚书·禹贡》三江之一。《后汉书·左慈传》: 曹操曰: “今日高会,珍羞

  • 常山关

    又名鸿上关。即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十里倒马关。《汉书·地理志》: 代郡有 “常山关”。为古代河北平原通向北方边陲地区要隘。又称鸿上关。即今河北省唐县西北、太行山东麓的倒马关。《后汉书·光武帝纪》:东汉建

  • 富春郡

    南朝梁太清三年 (549) 置,属吴州。治所在富阳县 (今浙江富阳市)。寻废。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以富阳置,治富阳县(今浙江富阳市)。辖区约今浙江省富阳市一带。后废。

  • 皋兰戍

    在今甘肃康县东北三十六里大兰峪乡。《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十九年 (442) 五月,裴方明等“攻武兴、下辨、白水皆取之。杨难当遣建节将符弘祖守皋兰。萧子显曰: 武兴西北有皋兰戍,去仇池二百里”。唐景

  • 一作英氏。夏代封国。偃姓。在今安徽金寨县东南。《史记· 夏本纪》: 禹 “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左传》: 僖公十六年 (前644),“齐人为徐伐英氏”。春秋时为楚所灭。古国名。夏封国,偃姓。又作英氏

  • 礼州中中千户所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建昌卫。治所在礼州(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清雍正六年(1728)废。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治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北礼州。属建昌卫。清雍正六年(1728年)废

  • 杨溪镇

    在今江西全南县东北。清时设巡司于此。

  • 苏斡延

    又作双阳、双杨、刷烟。即今吉林双阳县(双阳镇)。清宣统二年(1910)置双阳县于此。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2:双阳“县治濒于双阳河,土名苏斡延。满州古地名,满语浊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