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赤金蒙古千户所。明永乐二年(1404)置,以处鞑靼丞相苦术子塔力尼等来降者。治所即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镇。八年(1410)升为赤斤蒙古卫。
即玄象山。一名倒虎山。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接蓝田县界。《十六国春秋辑补·前秦录》:王嘉 “隐于东阳谷,凿崖穴居,弟子受业者数百人,亦皆穴处。石季龙之末,弃其徒众,至长安,潜于终南山,结庵庐而止。门人闻
即今江苏淮阴县驻地王营镇。《清一统志·淮安府二》:王家营镇“为陆路入京孔道。本朝康熙六年,居民以河决分为东西营”。1972年淮阴县迁治于此。
亦作花黡镇。南宋属寿春县,在今安徽寿县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1寿州:“相传以宋武帝女寿阳公主而名。”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56:南宋绍兴二年(1132)七月,“武义大夫閤门宣赞舍人主管庐
即今新疆库车县西六十里库木吐拉石窟寺。为龟兹国著名佛寺。原系国王为纪念其德行坚贞的胞弟而建造。最早洞窟开于北魏,至唐极盛。《大唐西域记》卷1载:“会场西北,渡河至阿奢理贰伽蓝,庭宇显敞,佛像工饰。僧徒
1916年析原丽江府地置,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福贡县。处江边沙坝上,原名沙坝,傈僳语讹为上帕。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2年改康乐设治局。1916年以丽江县西北部上帕村一带析置(县级),治上帕
在今甘肃西和县南仇池山。《北史·氐传》:“汉建安中,有杨腾者,为部落大帅。腾勇健多计略,始徙居仇池,方百顷,因以为号。四面斗绝,高七里余,蟠道三十六回,其上有丰水泉,煮土成盐。”
在今浙江嵊县西。《舆地纪胜》卷10绍兴府:大白山“在嵊县西六十里。乃赵广信炼丹登仙之处。有石笋对立如阙,瀑泉飞下”。《明史·地理志》及《清一统志》作“太白山”。
即今湖南永州市东北杨家巷乡。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零陵县图:县东北有杨家巷。
在今山西石楼县东。《清一统志·汾州府》: 黄云山 “在石楼县东六十里,与隰州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