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厅
清雍正二年(1724)置,属宣化府。治所即今河北张家口市。光绪七年(1881)移治今张北县。1913年改为张北县。
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治张家口下堡(即今河北张家口市)。属口北道。为口北三厅之一。管理口外官地及察哈尔东翼镶黄一旗、西翼正黄半旗蒙民,及口内蔚、保安二州,宣化、万全、怀安、西宁四县旗民。光绪七年(1881年)徙治兴和城(即今河北张北县)。1913年省厅改置为张北县。
清雍正二年(1724)置,属宣化府。治所即今河北张家口市。光绪七年(1881)移治今张北县。1913年改为张北县。
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治张家口下堡(即今河北张家口市)。属口北道。为口北三厅之一。管理口外官地及察哈尔东翼镶黄一旗、西翼正黄半旗蒙民,及口内蔚、保安二州,宣化、万全、怀安、西宁四县旗民。光绪七年(1881年)徙治兴和城(即今河北张北县)。1913年省厅改置为张北县。
亦作丁灵、丁零。秦、汉时北方部落。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史记·匈奴列传》:冒顿单于时,“北服浑庾、屈射、丁零”。西汉武帝时,匈奴单于封卫律为丁灵王。《汉书·苏武传》:天汉元年(前100),武出使匈
一名好阳河。即今河南灵宝市东北好阳河。《水经·河水注》: 曹水 “出南山,北径曹阳亭西。其水西北流入于河”。《史记·陈涉世家》: “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 《索隐》: “小颜云,曹水之阳也。其水
即今黑龙江省海林市北三道河子,为牡丹江支流。《清一统志·吉林一》 “富达密河”条下:“阿穆兰河,在(宁古塔)城北三百里。源出阿穆兰窝集,……东流入瑚尔哈河。”
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旧唐书·地理志》 平泉县: “隋移县治于赖黎池。” 《舆地纪胜》 卷145简州: 赖黎池,“ 《皇朝郡县志》 云: 在平泉县东二十六里”。
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107富川县:长标岭“在县北六十五里。相传李靖讨萧铣收岭南地,常驻师植标于此”。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南郊河埒办事处。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无锡县西有 “河埒口镇”。并记: “河埒口、荣巷、徐巷皆在惠山之南,亦称山南,为锡宜、开原二汽车路所经,居民颇善经商。”
金置,属观城县。在今山东莘县西南观城镇附近。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中部。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3.6万。古名武乡谷,后改今名。三国蜀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其封邑即此。北魏延昌元年(512年)起为武乡县治,北
①在今福建闽侯县西北,盘踞闽侯、闽清、古田、罗源四县境。旧名象骨律,五代王闽改今名。《舆地纪胜》 卷128福州 《景物上》: 雪峰 “在侯官。暑月犹有积雪,王审知曰,可名曰雪峰”。《方舆胜览》 卷10
又名余荫园。在今广东番禺市(市桥镇)东北十八里南村镇。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由举人邬燕天为纪念其祖先余荫而建。布局奇巧。与顺德市清晖园、东莞市的可园、佛山市的十二石斋,同被誉为广东四大名园。在广
在今四川康定县北。《旧唐书·吐蕃传》:“雅州经略使路惟明与三部落主赵日进等率兵三千进攻逋租、偏松等城。”约在今四川省康定县一带。唐贞元十七年(801年),雅州经略使路惟明趋吐蕃逋租、偏松等城,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