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谷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毛女峰之东北。东汉张楷居此。楷字公超,故名。又名雾谷,亦名雾市谷。以公超能为五里雾而得名。《宋史·隐逸上·陈抟传》:“端拱初,忽谓弟子贾德昇曰:汝可于张超谷凿石为室,吾将憩焉。”即此。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毛女峰之东北。东汉张楷居此。楷字公超,故名。又名雾谷,亦名雾市谷。以公超能为五里雾而得名。《宋史·隐逸上·陈抟传》:“端拱初,忽谓弟子贾德昇曰:汝可于张超谷凿石为室,吾将憩焉。”即此。
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水经·漻水注》:“漻水北出大义山。”《舆地纪胜》卷83随州:大义山“在州东北。几环百里,民居其间,贫富自相取足,有义风。故名”。《方舆纪要》卷77随州:大义山“在州北百五十里。周
十六国前凉张骏时置,治所在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镇。后废。古县名。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前凉张骏置,治柳中城(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属高昌郡。后废。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大凌河堡(今辽宁凌海市),二十八年(1395)废。建文四年(1402)复置,徙治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后废。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治大凌河堡(
即今甘肃成县北黄渚镇。明置巡司于此。
即扞关。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七十里巴山村南。《三国志·吴书·甘宁传》: 甘宁曰,“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
古岛屿名。①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以北爪哇海中之卡里摩爪哇群岛。《元史·外国列传·爪哇》:至元三十年(1293),“大军继进于吉利门”。明张燮《东西洋考》卷9“西洋针路”作吉里问大山。②即今新加坡海峡西
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北化峪河西岸。民国《湖北通志》卷36竹山县:化峪河“《光绪舆地记》:在城东六十里。驻外委”。
即小峡。在今青海平安县西小峡乡境。《清一统志·西宁府一》:峡口山“亦名小石峡”。
一名赊旗镇。即今河南社旗县治社旗镇。清属南阳县,置赊旗店巡司。光绪《南阳县志》 卷3: “夫淯水以东,唐、泌之间赊旗店,亦豫南巨镇也,在县东北九十里。或曰元分旗屯田军主氏佘而讹也。地濒赭水,北走汴、洛
即“永兴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