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归仁县

归仁县

①南朝梁置,属武建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境。北周废入汉南县。

②隋开皇九年(589)改同昌县置,属巴州。治所即今四川平昌县。大业初属清化郡。唐属巴州。北宋乾德四年(966)省入曾口县。

③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属宥州。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西。宝应后废。

④辽改强师县置,属通州。治所在今辽宁昌图县北四面城。金属咸平府。元废。

⑤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改抚水县置,属羁縻安化中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明伦镇。元废。

⑥北宋大观元年(1107)改建隆县置,为孚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南。四年(1110)州、县俱废。政和七年(1117)复置,宣和三年(1121)又废。


古县名。(1)隋开皇九年(589年)以平昌县改名,治今四川省平昌县。属清化郡。唐属巴州。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废。(2)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以抚水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东北小环江西岸中州中里。属宜州。元废。(3)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东北。为孚州治。四年废。政和七年(1117年)复置。宣和三年(1121年)又废。(4)金皇统三年(1143年)置,治今辽宁省昌图县北四面城。属咸平府。元废。


猜你喜欢

  • 泑泽

    又名蒲昌海。即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山海经·西山经·西次三经》: 不周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注于泑泽,即经所谓蒲昌海也。”即“蒲昌海”。《水经注·河水》:“

  • 东良海口镇

    在今山东招远市西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36招远县:东良海口镇“即东良河入海处也。有巡司戍守”。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移驻黄山馆驿。

  • 一帆河

    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22安东县:一帆河“南接东涟,北通海州,东北遏蛮、白阳等河,凡十余道,皆西接官河,东入一帆河, 以达于海”。

  • 关前隘

    在今广西凭祥市西南三十五里卡凤村境内。《清史稿·越南传》:清光绪十一年(1885),法兵入镇南关,冯子材“乃于关内十里关前隘,跨东西两岭间,筑长墙三里余,外掘深堑,为扼守计, 自率所部驻之,而令王孝祺

  • 南社

    在今台湾省云林县西。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1: 南社 “离府治二百四十里”。

  • 冷水坑

    即今江西贵溪市南冷水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1:贵溪县南有冷水坑。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贵南县治此。

  • 李详砦

    北宋置,属信安军。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一百十里。

  • 草湾河

    在今江苏淮阴县东。《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范家河” 条下: 草湾河 “在府西二十里淮河北岸,南对清江浦。嘉靖三十二年,淮河旁决于此,分流成河。万历四年,河臣吴桂芳复开浚之,后通塞不时。十七年,河

  • 洛带镇

    北宋置,属灵泉县。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洛带镇。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北部。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洛带,人口3000。相传为三国蜀诸葛亮所建,因刘禅曾失落玉带于此,故名落带,后取谐

  • 岘首山

    即今湖北襄樊市南之岘山。唐韩愈《送李尚书逊赴襄阳八韵得长字》诗:“风流岘首客”,指此。《宋史·孟宗政传》:南宋嘉定十年(1217),金人犯襄阳,“宗政午发岘首,迟明抵枣阳,驰突如神。金人大骇,宵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