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镇
①唐末置,属将乐县。即今福建泰宁县治。五代南唐保大三年(945)改为归化场。
②金置,属厌次县。在今山东惠民县西归化街。
③在今福建漳平市南。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99漳平县:归化镇在“县南三十里(据《清一统志》当在县南七十里)。有巡司”。
唐末置,治今福建省泰宁县。属将乐县。五代南唐保大三年(945年)改为归化场。
①唐末置,属将乐县。即今福建泰宁县治。五代南唐保大三年(945)改为归化场。
②金置,属厌次县。在今山东惠民县西归化街。
③在今福建漳平市南。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99漳平县:归化镇在“县南三十里(据《清一统志》当在县南七十里)。有巡司”。
唐末置,治今福建省泰宁县。属将乐县。五代南唐保大三年(945年)改为归化场。
①即恒山。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史记·赵世家》: “简子乃告诸子曰: 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 即此。西汉因避文帝刘恒讳,北宋又避真宗赵恒讳,改恒山为常山。东汉初平四年 (193) 张燕领导的黑山
即南苑。又名南园。为金代皇家御园。在金中都 (今北京市) 皇城之南、丰宜门内偏西处。
即蓬多城。今西藏林周县驻地旁多。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 盆多,总会之处。城为诸路会合之所,故名。”
①集镇名。即今河北沽源县东北闪电河乡。清属多伦诺尔厅,于此置汛。②亦作上都河。即今内蒙古多伦县北闪电河,为滦河上游。“闪电河”乃上都河之讹。
一作哩乌。即今西藏堆龙德庆县南柳梧。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柳吾谿。“柳吾”,藏语意为山岩角、小山咀。1960年并入堆龙德庆县。
即今湖北云梦县西北十八里胡金店镇。《清一统志 ·德安府》: 胡金店 “在云梦县西北,近新庙河。本朝顺治中始立”。
亦作察哈和硕。在今黑龙江省呼兰县西南对青山镇。《清史稿·地理志》 呼兰府:“旧设台三:察哈和硕。”
即三山。在今山东莱州市北五十里三山岛。《史记·封禅书》: 古帝王所祀八神,“四曰阴主,祠三山”。《索隐》: “ 《地理志》 东莱曲成有参山,即此三山。” 《汉书·郊祀志》: 宣帝 “祠参山八神于曲成”
在今江西泰和县南。《南齐书·高逸传》:始兴人卢度“隐居西昌三顾山,鸟兽随之”。《清一统志·吉安府一》:三顾山“在泰和县南五十里,正当县治。三峰秀特如相顾状。下有洗马池,相传为郭子仪遗迹。……又宋徽宗时
①集镇名。即今辽宁庄河市。清咸丰《岫岩志略》卷3:大庄河在“(岫岩)城西南一百八十里。旧名红土埃子”。②即今辽宁庄河市东北之庄河。源出市北老黑山西南东岔沟与西岔沟, 东南流经庄河市南入黄海。清光绪《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