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当涂县

当涂县

①东汉改当涂侯国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乡。三国魏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置,属淮南郡。东晋废。

②东晋咸和初侨置,属淮南郡。寄治于湖县(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北王旭乡)。隋开皇九年(589)徙治姑孰城(即今安徽当涂县),属蒋州。大业初属丹阳郡。唐属宣州。宋为太平州治。元为太平路治。明、清为太平府治。民国初属安徽芜湖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安徽省怀远县东南淮河南岸。属九江郡。三国魏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属淮南郡。东晋侨立于江南,此县遂废。相传本涂山国,夏禹娶涂山氏,并会诸侯于此。有禹墟。(2)东晋成帝侨立于丹阳郡于湖县。晋末割于湖地为实土。治今安徽省南陵县东南。隋开皇九年(589年)移治姑孰,即今当涂县。(2)今县名。在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东岸。属马鞍山市。面积 1405 平方千米。人口66.9万。辖9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秦置丹阳县,治今县东北丹阳镇,属会稽郡。西汉属丹阳郡。三国吴置于湖城,为督农校尉治。西晋太康初置于湖县,治今大公圩西芜湖县境。东晋筑姑孰城,为今城关镇建城之始。成帝时以流民南渡于湖县侨置当涂县,晋末分于湖县地为实土。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丹阳、于湖县,移当涂县治姑孰城,属蒋州。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丹阳县。贞观元年(627年)并丹阳入当涂。五代南唐置新和州,不久改为雄远军。北宋初改为平南军,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南平军为太平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太平州为太平路。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改太平路为太平府。1912年废府。1914年属芜湖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设当涂市,隶皖南行署区,为芜当专区驻地。1950年撤市存县,属宣城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80年属宣城地区。1983年为马鞍山市辖县。地处长江沿江平原。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油菜籽、小麦、棉花为主。水产资源丰富,以长江鲥鱼、釜山螃蟹及圩区荸荠著名。矿产以铁为主,有姑山、黄梅山、睦山等矿区。工业有肉类加工、化工、炼铁、轧钢、机械、建材等厂。宁芜铁路和宁芜公路纵贯县境西部,当溧公路横穿县境北部。长江水运通航南京、芜湖等地。姑溪河、水阳江、青山河常年通行小轮。名胜古迹有青山李白墓、明建金柱塔和太平天囯营垒遗址。


猜你喜欢

  • 西周姬姓封国。故址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十五里。《左传》: 桓公九年 (前703),“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春秋时被晋所灭。古国名。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西省新绛县西。春秋时为晋所灭。《

  • 合江守捉城

    唐置,属翼州。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新唐书·地理志》:翼州有合江守捉城。

  • 高店子

    即今湖北建始县东七十里高店子镇。清同治 《建始县志》 卷2 《场市》: 东乡有 “高店子”。集镇名。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东南部。三圣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00。因有一酒店高踞凉风顶侧,故名。盛产“二荆

  • 锁北门山

    在今云南师宗县北。《方舆纪要》 卷115师宗州: 锁北门山 “在州北十二里。二峰高耸,经行其间,如门扃然”。

  • 甘松县

    ①西魏置,属甘松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东黄龙乡。隋开皇初废入嘉诚县。②唐贞观五年(631)置,属西金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八年(634)属岩州。后废。古县名。北周天和元年(566年)置,治今四川

  • 系马坪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清道光《城口厅志》卷4:系马坪“距厅七十里。坪在山上,极宽敞,四面皆悬岩。嘉庆元年,白莲教倡乱,领首冯啟贵、孙老五等乌合数千人居其上”。

  • 唐麓岭

    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唐努山。《元史·地理志》: “谦州亦以河为名,去大都九千里,在吉利吉思东南,谦河西南,唐麓岭之北。”古山名。即今蒙古国西北界唐努山。《元史·地理志》:“唐麓岭之北,……地沃衍,宜稼,

  • 促浸

    指大金川 (金川) 土司。治所主要有二: 一在噶拉依寨 (今四川金川县南安宁乡),一在勒乌围寨(今金川县东勒乌乡)。《清一统志· 懋功屯务厅》: “番人称大金川曰促浸……促浸者大河滨之谓。” 乾隆 《

  • 双城县

    ①辽置,为双州治。治所在今辽宁铁岭县西南六十里古城子村。金章宗时废。②1913年降双城府置,属吉林省滨江道。治所在双城堡(今黑龙江省双城市)。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旧有土城二。”故名。1928年直

  • 甸尾山

    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118蒙化府:甸尾山“在州南十里。下有温泉。旧有甸尾巡司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