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彭蠡

彭蠡

古泽薮名。即今江西鄱阳湖。《尚书· 禹贡》 扬州: “彭蠡既潴”; 导漾 “东汇泽为彭蠡”。《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彭泽: “ 《禹贡》 彭蠡泽在西。” 蔡沈 《书传》 谓 “彭蠡,鄱阳湖也”。近人考证认为 《禹贡》 彭蠡泽应在长江北岸,约当今鄂东皖西一带滨江诸湖。《史记·封禅书》 载汉武帝南巡 “自寻阳 (今湖北黄梅县西南) 出枞阳 (今安徽枞阳),过彭蠡”,即此。自西汉以后,江北彭蠡渐萎缩,而彭蠡之名被南移至江南今鄱阳北湖。两晋后彭蠡泽已包括鄱阳湖的大部。北宋始又兼名鄱阳湖。


古泽薮名。又称彭蠡泽。《尚书·禹贡》扬州:“彭蠡既潴。”导漾:“东汇泽为彭蠡。”旧释因班固《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彭泽县谓“《禹贡》彭蠡泽在西”,以为即今江西省鄱阳湖。近人考证认为古彭蠡应在长江北岸,约当今鄂东、皖西南一带滨江诸湖,《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南巡,“自寻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出枞阳(今安徽枞阳县),过彭蠡”,即此。自西汉以后,江北彭蠡逐渐萎缩,彭蠡之名被南移至江南逐渐扩展成的今鄱阳北湖。两晋以后彭蠡泽已包括鄱阳湖大部。北宋开始又兼名今鄱阳湖。


猜你喜欢

  • 通化军

    ①唐置,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维州 “有通化军”。②北宋治平三年 (1066) 置,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一百二十里通化乡。《宋史· 地理志》 威州:“通化军熙宁间所建,在保、霸二

  • 凤阳门

    即今河北临漳县故邺县城西南门。《十六国春秋·后赵录》:太宁元年(349),“伏都等攻(石)闵不克,(石)闵、(李)农等攻斩伏都等, 自凤阳门至琨华,横尸相镇”,即此。

  • 乌蒙土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乌蒙路置,属云南布政司。十六年(1383)改属四川布政司。十七年(1384)改乌蒙军民府。治所在天梯(今云南昭通市西九里土城)。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市及鲁甸、永善、大关、盐津等

  • 别思寨长官司

    明宣德十年(1435)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北水晶乡南黑斯寨。后废。

  • 僧格喀巴布冈里

    即僧格喀巴普山。在今西藏阿里境内冈底斯山东北。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20载:僧格喀巴布里,“西番 (藏) 语: 雪山涧水下流如出狮子口也”。

  • 巨野县

    西汉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北。西晋属高平国。南朝宋属高平郡,移治今巨野县南一里。北魏属任城郡。北齐省。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郓州。大业初属东平郡。唐属郓州。五代周为济州治。金天德二

  • 茶山村

    即今广东东莞市东茶山镇。清时京山巡司驻此。

  • 平越府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置,属贵州布政司。治所在平越卫(清改平越县, 即今贵州福泉县)。辖境相当今贵州凯里市及黄平、福泉、瓮安、湄潭、余庆等县地。清嘉庆三年(1798)改为平越州。明万历二十九年(1

  • 狼尾滩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长江中。《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径流头滩,……又东径狼尾滩”。《隋书·杨素传》: 伐陈时,素 “军至流头滩。陈将戚欣以青龙百余艘、屯兵数千人守狼尾滩,以遏军路”。《清一统志 ·宜昌

  • 苏稽镇

    北宋于苏稽戍置,属龙游县。在今四川乐山市西三十里新桥镇(苏稽场)。《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苏稽一名启,隐于龙游之苏山,山之趾有镇,以其姓氏名山。”镇以此名。在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西部。面积40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