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河
即今四川西昌市之东河。《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怀远河“在都司城大通门外。源出东北山麓,经城南合泸水,入金沙江”。清乾隆《西昌县志》:怀远河“在东郭外。源出木托山土番,绕城东南, 资屯田灌溉,西合邛水达安宁河”。
即今四川西昌市之东河。《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怀远河“在都司城大通门外。源出东北山麓,经城南合泸水,入金沙江”。清乾隆《西昌县志》:怀远河“在东郭外。源出木托山土番,绕城东南, 资屯田灌溉,西合邛水达安宁河”。
东魏武定二年(544)置,属北荆州。治所在伏流城(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六里陆浑村)。武定五年(547)寄治北荆州城(在今伊川县西南)。武定末改为伊川郡。东魏武定初置,治南陆浑县(后改名伏流县,在今河南嵩
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奇伊利东南,为花剌子模属地。元太祖十四年 (1219),术赤率军攻占此地。
在今甘肃庄浪县西。《明一统志》卷35平凉府:“阳三川在庄浪县西南七十里。山阳有三川,故名。”
战国齐地,秦置城。在今河北盐山县西南千童镇。《元和志》卷18盐山县:“秦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莱,置此城以居之,故名。”西汉改为千童县。
①一名陡山。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寰宇记》卷16盱眙县:斗山“在县西南,与都梁山相连,枕当淮水险峻,名曰斗山”。唐咸通十年(869),辛谠为泗州迎粮于淮南,舟载钱米,还至斗山。即此。②即今福建永安市东
古泽薮的总称。《周礼·职方》谓指扬州的具区、荆州的云梦、豫州的圃田、青州的望诸、兖州的大野、雍州的弦蒲、幽州的貕养、冀州的杨纡、并州的昭馀祁;《吕氏春秋·有始览》指吴的具区、楚的云梦、秦的阳华、晋的大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巴彦、呼兰县一带。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所未详。辖境约今黑龙江省呼兰河流域的木兰、巴彦、肇东、呼兰等地。后废。
即扶阳山。在今湖南新宁县东十五里。《舆地纪胜》卷59宝庆府:文竹山,“按《湘川记》云,竹山上有石床,高一丈四尺。四面绿竹扶疎,常随风委拂。此床天旱则祷雨时应”。
清嘉庆四年(1799)于福清旧县丞平潭地置,属福州府。治平潭(今福建平潭县)。辖海坛岛。1913年废厅,改为平潭县。民国《平潭县志》卷3:“按《关都记》:海坛山势远望如坛,故名。自唐以来皆沿用之,平潭
北宋置,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串场河旁之刘庄镇。产盐。旧属兴化县,清时有盐大使驻此。民国间并入草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