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真寺
唐置,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二十里王顺山。后改名崇法寺。
唐置,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后改名崇法寺。白居易有诗述其灵异。
唐置,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二十里王顺山。后改名崇法寺。
唐置,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后改名崇法寺。白居易有诗述其灵异。
①在今河北井陉县北。《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七里涧“在县(今城关镇)东北,诸山溪之水在县北境者,皆汇流于此,南入绵蔓河,霖潦暴作,行路皆绝”。②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受谷水,东流至今偃师市西复
①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怀集县(今广东怀集县)。辖境相当今广东怀集县 (除西北部分)。贞观元年 (627) 废。②唐贞观元年 (627) 改辽州置,为羁縻州,属幽州都督府。治所在威化县 (
在今广西西林县北。《清史稿·地理志》:西隆州西南有永静汛。有把总驻防。
北宋置,为羁縻添州治。治所即今广西百色市。元废。
即今广西桂平县西南三十里蒙圩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 桂平县图: 西南有蒙墟。
春秋时国名,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姓觿》 卷9: “ 《姓考》 云,古有复国,嬴姓,灭于夔,因氏。” 《路史·后纪》 亦有复国。
一作喀喇阔鲁穆岭。在新疆西南部及克什米尔东北部,向东延入西藏北部。清道光 《拉萨厅志》卷上 《山川》 作喀喇昆仑山。喀喇昆仑者,突厥语黑石块之义。
一作西凤渡。即今湖南郴县北五十里栖凤渡镇。《清一统志·郴州二》: 栖凤渡 “在州西北。路出永兴县”。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堽城镇。《春秋》: 哀公八年 (前487),“齐人取讙及阐”。杜注: “阐在东平刚县北。” 《汉书·地理志》 泰山郡刚县下注: “故阐。莽曰柔。应劭曰: 《春秋》 ‘秋取
即吴王猎场。在今上海市松江县南。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诗有“五茸春草雉媒娇”句。注:“五茸,吴王猎所,茸各有名。”《方舆胜览》卷3嘉兴府:吴王猎场“在华亭谷东。陆逊子孙游猎于此,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