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苏泊
即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扎格斯台淖尔。清时察哈尔左翼正蓝旗驻地在其附近。
即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扎格斯台淖尔。清时察哈尔左翼正蓝旗驻地在其附近。
即今阿尔泰山的元代译名。又作金山。《元朝秘史》 作 “阿勒台山”。Altai,蒙古语意为“金”。《元史·武宗纪》: 大德十年 (1306) “驻冬按台山……十一年春,闻成宗崩,三月,自按台山至于和林”
即今广西柳江县西北洛满乡。《方舆纪要》卷109马平县: 嘉靖间,韦金田起事,“二十四年,督臣张岳等会兵征之,分三哨并进,破雷岩、同银、平田、落满、都博等巢”。
在今河北涿鹿县南。《清一统志 ·宣化府》: 美峪关 “在保安州 (今涿鹿县) 南六十里。西南通蔚州界。旧曰美峪所,本在保安卫西,明景泰二年移置于此”。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南。明景泰二年(1451年)徙美峪
今香港南大屿山梅窝。元至元十四年(1277) 南宋端宗赵昰避元兵曾驻此。《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新安县 “梧桐山” 条内: “梅蔚山在县内百里大海中。《行朝录》: 景炎二年正月,南狩幸此。今有石殿遗
西汉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东北。东汉改为鹑觚县。
在今四川南江县西。《方舆纪要》 卷68南江县: 莎鼻渡 “在县西。《剑州志》: 剑门山东连莎鼻,西接绵州,凡二百三十一里。盖指此也”。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洛阳城东面正东一门。汉称中东门,魏晋改称东阳门。《资治通鉴》:西晋太康元年(东吴孙皓天纪四年,280),孙皓归降,“琅邪王伷遣使送孙皓及其宗族诣洛阳。五月丁亥朔,皓至,与其太子瑾等
在今山东曲阜市城内东南故泮宫中,亦曰泮宫台。《方舆纪要》卷32曲阜县:书云台,“《诗》所谓‘既作泮宫,淮夷攸服’者。《左传》:僖五年, 日南至,公登台,以望云物。后人因谓之书云台”。
即今安徽寿县南保义镇。清乾隆 《寿州志》 卷1南乡 《市集》: 保义集 “离城八十里”。
在今也门北部沿海之沙尔伟恩角一带。《明史·外国传七》:“沙里湾泥,永乐十四年遣使来献方物,命郑和赍币帛还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