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宝坡
在今贵州岑巩县南。明嘉靖《贵州通志》卷16思州府:打宝坡“石可凿用”。
在今贵州岑巩县南。明嘉靖《贵州通志》卷16思州府:打宝坡“石可凿用”。
北宋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北。《宋史·地理志》常德府:“熙宁七年,废桃源、汤口、白崖三砦。”
即今湖北监利县东北五十二里周老咀镇。《清一统志·荆州府二》: 周老嘴集 “在监利县北、接安陆府潜江县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一度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湘鄂西特委、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等均驻此
宋大理置,属威楚府。治所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境。元改开南州。大理改生银府置,治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置开南州,属开南宣抚司。
清雍正六年(1728)置,属建昌中营。治所在今四川普格县东北西罗。后废。
即今贵州施秉县东南九十里胜秉。明于此置施秉长官司,后改施秉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施秉县移治偏桥卫城,有县丞驻此。民国改置县佐。即今贵州省施秉县东南胜秉镇。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包利、红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定阳县(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乡宁等县地。后改汾州。金天德三年 (1151) 改慈州复置耿州,治所在吉乡县 (今吉县)。明昌元年 (1190) 改吉州。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6武定军民府: 虚仁驿 “在府北。《图经》: 府北有勒站及虚仁、环川、姜驿等站,达于四川会川卫境,自昔往来通道也”。
①西魏置,治所容山郡 (今四川垫江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垫江县。《周书·陆腾传》: “天和初,涪陵郡守蔺休祖又据楚、向、临、容、开、信等州地方二千里。” 即此。隋废。②唐贞观八年 (634) 改铜州置,
或作不著何、屠何。在今辽宁锦州市西北。《逸周书·王会》:“北方台正东……不屠何青熊。”孔注:“不屠何亦东北夷也。”
即白音胡硕。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驻地白音胡硕镇。清图什业图札萨克和硕亲王府 (科尔沁右翼中旗王府) 曾在此兴建喇嘛寺庙,故称此地为白音胡硕黑迪庙,俗称伊和苏莫 (大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