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淇水
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水经·潍水注》:扶淇水“出西南常山,东北流注潍”。河源即常山之雩泉。《清一统志·青州府一》:“按扶淇,亦作邞淇。宋苏轼诗:‘随师东渡游潍邞。’王十朋注:‘潍、邞,密州二水名。’又轼诗有‘郤淇自古北流水’之句,郤淇别无依据, 当是集本讹邞为郤。”
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水经·潍水注》:扶淇水“出西南常山,东北流注潍”。河源即常山之雩泉。《清一统志·青州府一》:“按扶淇,亦作邞淇。宋苏轼诗:‘随师东渡游潍邞。’王十朋注:‘潍、邞,密州二水名。’又轼诗有‘郤淇自古北流水’之句,郤淇别无依据, 当是集本讹邞为郤。”
在今河南舞阳县东北。《资治通鉴》:唐贞元十三年(797)十月,“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擅开刀沟入汝”。即此。在今河南省舞阳县东北,东入郾城县界。《资治通鉴》:唐贞元十三年(797年),“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擅开
在今陕西韩城市西北。《水经·河水注》:横溪水“出三累山,其山层密三成,故俗以为三累名山……山下水际有二石室”。《清一统志·同州府一》引《陕西通志》:“今有三峡山,在韩城县西北四十里,疑即三累山也。”
在今广西鹿寨县南。《方舆纪要》 卷109洛容县: 高天砦 “在县东。自砦而东百二十里至平乐府修仁县。旧为盗贼出没处”。
简称船山。在今湖南衡阳县(西渡镇)西北曲兰镇。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此,筑土室曰观生居,杜门著书,所著书曰《船山集》,学者称之为船山先生。王夫之《船山记》谓船山“山之岑有石如船,顽石也,而以之名”
元置,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北。元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东北。明废。
东苕溪支流。一名前溪。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寰宇记》卷94武康县:余英溪“在县(治今武康镇)西十二里。《山墟名》曰:每春夹岸花开,通夏不歇”。故名。《方舆纪要》卷91武康县:余英溪“源出铜官山,东南流,
又作吉落站。元置,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说在龙江县附近。元《析津志》天下站名:“迪失吉正北一百(里)吉答。”
一作泥公山。在今甘肃成县西二十里。《南齐书· 氐羌传》: 明帝建武二年 (495),“虏亦遣伪南梁州刺史仇池公杨灵珍据泥公山以相拒”。即此。《元和志》 卷22成州: “今于同谷县西界泥公山上权置行成州
北宋置,属溧水县。即今江苏高淳县治淳溪镇。明弘治四年 (1491) 于此置高淳县。古镇名。北宋置,即今江苏省高淳县。属溧水县。明弘治四年(1491年)升为县。
在今河北保定市西北。《明一统志》卷2保定府:鸡距泉“在府城西三十里。泉水喷流,状如鸡距,与一亩泉合流,由城外濠出为减水口。元张柔又作新渠,凿西城以入水,水循市东行转北,别为东流,垂及东城,又折而西,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