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

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

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城东七里龙坪乡七里桥村,芷江机场口的南端。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21日, 国民政府派遣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总司令部参谋长萧毅肃、副参谋长冷欣等,与日本侵华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之代表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等在此举行了受降会谈。1946年2月在会谈地修建了“受降纪念坊”。为四柱三拱门楼式砖石建筑,高8.5米,宽10.64米,柱体厚1.16米。中拱门上有横额“受降纪念坊”。坊正面和背面刻有当时军政要员题词。


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城东3.5千米垅坪乡七里桥村内、芷江机场口南端。1945年8月21日至23日,国民政府的代表与侵华日军的代表在芷江举行了日本无条件投降前夕的受降会谈。次年2月在会谈地修建“受降纪念坊”以资纪念。坊建于公路一侧,依山濒水,正南北向,四柱三拱门楼式砖石建筑,高8.5米,宽10.64米,柱体厚1.16米。正面中间领额为“震古烁今”四字,其下为“受降纪念坊”五字,东门额题“布昭神武”,西门额题“武德长昭”,中联:“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揽胜地重千秋。”侧联:“得道胜强权百万敌军齐解甲,受降行大典千秋战史记名城。”后面正中首额“万古流芳”,下嵌铭文,略述日本侵略军投降之梗概。坊后依山处,有木平房五间,按原貌复现当年受降会谈场景,室内陈列了大量的照片资料和珍贵实物。


猜你喜欢

  • 洋水砦

    北宋嘉祐八年 (1063) 省洋水县置,属彭水县。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龙洋乡(洋水桥)。熙宁二年 (1069) 改为洋水镇。

  • 广里镇

    金置,属平阴县。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广里乡。

  • 宁强县

    1942年改宁羌县置,属陕西省。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在陕西省西南部。南与四川省毗连,西与甘肃省相邻。属汉中市。面积 3248 平方千米。人口33.3万。辖12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汉源镇。明洪武三十

  • 平桃城

    即虢亭。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三十里南城村。《魏书·高祖纪》:太和十九年(495)五月,“皇太子朝于平桃城”。即此。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古荥东南。《资治通鉴》:南朝齐建武二年(495年),魏主至滑台,“太子出

  • 猛猛

    即今云南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明、清时与猛缅、猛撒合称 “三猛”,设土巡检司,属孟缅长官司。明谢肇淛 《滇略》 卷9: “州境有三猛蛮,即猛缅、猛猛、猛撒也。猛猛最强,部落万人,时与二猛为难

  • 陵川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泽州。治所即今山西陵川县。《元和志》 卷15: “因川为名。” 大业初属长平郡。唐属泽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 废,后复置陵川县。清雍正六年 (1728) 属泽州府

  • 山都坳

    在今江西遂川县西。《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龙泉县:山都坳在“县西十五里。地当通衢。山石险巇”。

  • 天井汪

    在今山东费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33费县:天井汪,“《志》云:源自平地涌出,其下流即涑水也”。

  • 小冷沟子

    在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对岸为朝鲜境。清张凤台《长白征存录》卷3:“大小冷沟子,改名景和乡。沟与韩国黑河对口。黑河即长津江,为咸兴南道最大之水。”

  • 郎山

    ①又名狼山。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北五十里。《水经·滱水注》: “徐水东北屈径郎山,又屈径其山南。众岑竞举,若竖鸟翅,立石崭岩,亦如剑杪,极地险之崇峭。汉武之世,戾太子以巫蛊出奔,其子远遁斯山,故世有郎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