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道山
在今甘肃两当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59两当县 “天门山” 条下: “故道山在县南二十里。相传故道县以此山名。”
在今甘肃两当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59两当县 “天门山” 条下: “故道山在县南二十里。相传故道县以此山名。”
即今青海称多县治。1938年于此置称多县。“周均”,藏语意为 “小渡口”。民国汪公亮 《西北地理》 第二十三章: 称多族驻地周均庄。
在今湖北襄樊市西。《续汉书·郡国志》南郡襄阳县:“有阿头山。”《后汉书·岑彭传》:建武二年(27)讨秦丰,“彭乃潜兵渡沔水,击其将张杨于阿头山,大破之”。
金改西故镇置,属灵璧县。即今安徽固镇县。(1)又作西故镇。即今安徽省固镇县。宋属蕲县,金属灵璧县。清置巡检司于此。(2)在陕西省白水县东南部。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固镇,人口
清代外蒙古喀尔喀扎萨克图汗部十九旗,会盟于扎克河源毕都哩雅诺尔(今蒙古国阿尔泰山之左),故名。
在今广西苍梧县南。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苍梧县图:南有三角嘴,有千总驻守。
即今江苏泰兴市。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泰兴县徙治于此。
在今江西景德镇市。《舆地纪胜》卷23饶州:阳府山“冬无积雪,凡物皆早”,故名。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唐兴县置,属建州。治所即今福建浦城县。《寰宇记》 卷101浦城县: “以城临浦”,故名。宋属建宁府。元属建宁路。明、清属建宁府。1913年属福建北路道。1914年属建安道。1
一作咀剌建国。国都在低宝那城(今阿富汗木尔加布河流域)。唐置昆墟州都督府于此。
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南北两岸。属林芝地区。面积8100平方千米。人口1.5万。辖3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朗镇。朗,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意为“想像、显现”。曾译囊、郎、朗营、朗谿。元为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