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寻城
唐南诏置,属剑川节度。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宋大理废。
在今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内。南诏时属剑川节度使。
唐南诏置,属剑川节度。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宋大理废。
在今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内。南诏时属剑川节度使。
即蒙古车臣汗部右翼中前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温都尔汗西南,克鲁伦河北岸。
在今江西兴国县西南四十里。《隋书·地理志》南康郡南康:“有上洛山。”《寰宇记》卷108虔州赣县:上洛山,“《舆地志》云,虔州上洛山多木客,乃鬼类也。形似人,语亦如人,遥见分明,近则藏隐。能斫杉枋,聚于
在广西临桂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7义宁县:白面砦“在县西,为诸蛮啸聚处”。
三国魏置,治所在朝歌县 (今河南淇县)。寻废。三国魏置,治朝歌县(今河南淇县)。寻废。
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东安县置,属莒州。治所即今山东沂水县。大业初属琅邪郡。唐属沂州。金改属莒州。明隶青州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属沂州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1925年属琅玡道。1928年直
北宋置,属夹江县。在今四川夹江县东南二十里甘露乡。西临青衣江,津渡曰弱漹渡。
北宋置,属平阴县。即今山东东阿县东北旦镇街。古镇名。在今山东省东阿县东北。北宋属平阴县。后废。
在今四川壤塘县东北中壤塘乡中壤塘村。建于明洪武十一年 (1378),为喇嘛寺庙,保存完好。
1932年置,属云南潞西设治局。治所即今云南畹町市。傣语 “畹” 为太阳,“町” 为当顶,意即太阳当顶。1950年属潞西县。1954年升为县级镇,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85年改设畹町市。旧镇名。
西晋置,属武平郡。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福安东南。隋属交趾郡。唐属交州。唐末废。古县名。西晋置,治今越南永福省福安东南。属武平郡。隋属交趾郡。唐属交州。唐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