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文水县

文水县

隋开皇十年(590)改受阳县置,属并州。治所在今山西文水县东十里旧城庄。《元和志》卷13文水县:“因县西文谷水为名。”大业三年(607)属太原郡。唐初属并州,天授元年(690)改为武兴县,神龙元年(705)复为文水县,开元中属太原府。北宋元符间移治今文水县。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中部、吕梁山东麓、汾河西岸。属吕梁市。面积1064.4平方千米。人口41.6万。辖7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西汉置大陵县,属太原郡。东汉、魏、晋因之。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废,于大陵城南置受阳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名为文水县,以境内文峪河得名。《元和郡县志》:文水县“因县西文谷水(即文峪河)为名”。县治在今县东旧城庄,属太原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属汾州;贞观元年(627年)属并州;天授元年(690年)改文水县为武兴县;神龙元年(705年)复为文水县。北宋元符年间县治移至今址,属太原府。金因之。元属冀宁路。明、清属太原府。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汾阳专区,1952年属榆次专区。1954年属晋中地区。1958年汾阳、文水、交城三县并称汾阳县。1960年复为原制。1971年属吕梁地区。2003年属吕梁市。地处太原盆地西南部,汾河、文峪河、磁窑河、三道川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高粱、玉米、谷子、豆类、棉花为主。矿产有煤、铁、石灰石、云母、石膏、钾长石等。工业有煤炭、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焦化、造纸等。307国道、文祁公路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武则天圣母庙、隐唐洞、狄青庙、上贤新石器遗址等。建有刘胡兰烈士纪念馆。


猜你喜欢

  • 洭州

    隋开皇九年 (589) 改西衡州置,治所在今含洭县 (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西北部地。开皇二十年 (600) 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治所在浛洭县 (今英德市西北浛洸

  • 淡水县

    清光绪元年 (1875) 置,为台北府治。治所在艋舺 (今台湾台北市城中区)。二十一年 (1895)被日本侵占后改置台北县。古县名。清光绪元年(1875年)置,治艋舺(今台湾台北市城中区),为台北府治

  • 岚城县

    隋大业八年(612)置,属楼烦郡。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岚城镇。唐武德四年(621)改为宜芳县。古县名。隋大业八年(612年)置,治今山西省岚县北岚城。属楼烦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宜芳县。

  • 奇集湖

    又作奇吉泊、奇吉侯温 (侯温赫哲语意为湖)。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大奇济湖。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22: 奇集泊 “亦曰奇吉侯温。径约六七十里,东逾山岭二十余里,即库页岛海峡矣。奇吉

  • 集芳亭

    北宋置,在今四川广安县北。《舆地纪胜》卷165广安军: 集芳亭 “在渠江县 (今广安县) 北二十里。姚平有姚氏名子望者,隐居不仕,放意山水间,奇花异果必力致之,因作亭曰集芳。有熙宁中黎侁为之记,张天觉

  • 聊屈山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水经·沔水注》:臼水 “出竟陵县东北聊屈山。一名卢屈山”。《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府钟祥县: 聊屈山 “在府东五十里,接京山县界,山势突起,绵亘数十里。上有白鹿池”。

  • 老子山

    在今江苏洪泽县西南五十二里,洪泽湖南岸一半岛上。《清一统志·淮安府一》:老子山“在清河县西南一百里,接安徽盱眙县界(今属江苏)。一名老祖山”。

  • 百花陀

    亦名百花山。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与门头沟区交界处。《清一统志·顺天府二》:百花陀“四围皆山,中有平川,约数十亩。产杉漆药草,春夏之交百花烂然,有金章宗石床尚存”。

  • 龚市镇

    北宋置,属飞乌县。即今四川中江县西南兴隆镇。清光绪 《潼川府志》卷4: 龚市镇 “在县南六十里。乾隆时改名兴隆场”。

  • 伊犁九城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至四十五年(1780)间在今新疆伊犁河北、塔勒奇山以南地区所建九城的合称。即惠远城(今霍城县南三十里伊犁河北)、惠宁城(地名巴彦岱,今伊宁市西北巴彦岱乡)、绥定城(地名乌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