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乡县

新乡县

①西晋元康五年 (295) 置,属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东南。北周废。

②隋开皇六年 (586) 析汲县、获嘉二县置,属卫州。治所在新乐城 (即今河南新乡市)。《寰宇记》 卷56新乡县: “取新中乡以为名。” 大业初属河内郡。唐属卫州。元属卫辉路。明属卫辉府。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划归平原省。由新乡县析置新乡市。1952年划回河南省。


(1)古县名。西晋元康五年(295年)置,治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属晋昌郡。北周废。(2)今县名。在河南省北部。面积524平方千米。人口43.5万。属新乡市。辖8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新乡市红旗区。西周为鄘国。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获嘉县(治今新乡县西张固城村),属河内郡。西晋属汲郡。东晋废。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复置,治新乐城(今新乡市)。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移治共城(今辉县市区)。隋开皇六年(586年)析汲、获嘉二县地置新乡县,治新乐城(今新乡市城区),属河南郡。以汲县新中乡简称新乡命名(《太平寰宇记》)。唐初属义州,后属殷州。贞观元年(627年)改属卫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县为镇;元祐二年(1087年)复置新乡县,属卫州。元属卫辉路。明、清属卫辉府。1913年属豫北道,1914年属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8年县政府驻小冀镇。1949年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53年县人民政府移入新乡城区。1960年废入新乡市,1961年复置新乡县。1969年属新乡地区,1983年属新乡市。地处太行山南山前平原和黄河、卫河洪积平原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微倾。卫河、共产主义渠和东、西孟姜女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稻、棉花为主。有化肥、机械、化工、造纸、建材、面粉、榨油、水泥、制药、食品加工等厂。京广、新焦、新兖、辉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及新范、新长、新原、新济、新河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西汉获嘉故城遗址、赵佗墓、袁绍墓、黄河故道汉堤等。


猜你喜欢

  • 白石口

    在今贵州遵义县北楼山关南。《方舆纪要》卷70遵义府遵义县:白石口隘“在府北。(明)万历中,刘綎自楼山关进营白石口松垭地方,杨应龙自河渡突至,官军大挫”。在今贵州省遵义县娄山关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

  • 娄山关

    一称娄关、太平关。在今贵州遵义县北大楼山上。为黔北险关。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攻克此关,大败国民党军队。又称娄关、楼山关、太平关。在贵州省遵义市城区北,遵义、桐梓二县交界处。为大娄山重

  • 落笔洞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明一统志》 卷82崖州: 落笔洞 “在崖州 (治今崖城镇) 东 一百里。石壁峭立,上有石门。中有二石如悬笔。转东数步,复有一洞。中有石如屏。外房有窍通光,内房深暗。相传深入有井

  • 龙茗县

    1916年以龙英、全茗、茗盈三土州置,属广西镇南道。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南龙茗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并入镇都县。旧县名。1916年由养利县承审之茗盈、全茗、龙英三土司辖地合置,取龙英之“

  • 直道

    秦始皇三十五年 (前212) 由大将蒙恬主持修建,为关中平原通往河套地区的交通道路。《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 南起云阳县 (今陕西淳化县西北),北至

  • 龙鹄

    即龙涸。在今四川松潘县。《魏书·穆亮传》:高祖时,“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将,率骑三万,次于龙鹄,击走吐谷浑”。即此。即龙涸(《宋书·吐谷浑传》)。在今四川省松潘县。《资治通鉴》:南朝齐永明三年(485

  • 盏西练

    在今云南盈江县东北盏西乡。清光绪二十年 (1894) 允英人在盏西、蛮允两路通商。光绪 《腾越厅志稿》 卷3: 盏西练 “十二寨。上半练东至芭蕉岭,南至滥泥箐,西至野人山,北至猛崩隘; 下半练东南至大

  • 诺赕

    南诏置,属会川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米易县。

  • 宁静山

    即今西藏芒康县西之芒康拉,为横断山脉峡谷区主要山脉之一,是金沙江与澜沧江的分水岭。清《西藏图考》卷3:雍正五年(1727)“于巴塘西、察木多之东,勘定疆界,立界碑于南墩之宁静山。山以东属巴塘, 山以西

  • 砦林村

    即今广西田阳县西南右江南岸旧城村。《明史·地理志》 奉议州: “东有旧城。今治本砦林村也,洪武初迁于此。”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西南奉议。明洪武初移奉议州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