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城郡

新城郡

①战国楚怀王时 (前328—前299) 置,治所在新城 (今河南伊川县西南)。《战国策·楚策一》: 城浑 “遂南交于楚,楚王果以新城为主郡。”辖境相当今河南伊川县一带。

②三国魏黄初元年 (220) 改房陵郡置,属荆州。治所在房陵县 (今湖北房县)。辖境相当今湖北房县、保康县和神农架林区北部地。南朝宋属梁州。南齐改为南新城郡。梁复为新城郡,后为岐州治。西魏改为光迁国。

③南朝宋分广汉郡置,属益州。治所在北五城县(今四川三台县)。南齐废。隋大业三年 (607) 改梓州复置,治所在郪县 (今四川三台县)。辖境相当今四川三台、射洪、盐亭三县及中江县东南地。唐武德元年 (618) 改为梓州。

④南朝梁置,属南朔州。治所在新城县 (今河南潢川县东南)。隋开皇初废。

⑤东魏天平中置,属北荆州。治所在孔城 (今河南伊川县西南高山乡张村)。武定五年 (547) 徙治北荆州城 (即新城县,在今伊川县西南)。北齐天统五年 (569) 还治孔城。隋开皇初废。


(1)本为韩地,后入楚,怀王时(前328—前299)置为郡。以地名新城为名。辖境有今河南省伊川县一带。《战国策·楚策一》:城浑“遂南交于楚,楚王果以新城为主郡”。(2)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合房陵、上庸等郡置,治房陵县(今湖北房县)。属荆州。辖境相当今湖北省房县、保康、南漳、竹溪、竹山等县地。其后分西部置上庸郡,辖境缩小。南朝齐改为南新城郡。梁复为新城郡。属岐州。北周改为光迁郡。(3)隋大业初改梓州为新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梓州。


猜你喜欢

  • 大韦河

    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大韦河在“(韦番长官司)司南三里。流入都泥江。《志》云,河上通程番,下接卧龙番”。

  • 南照集

    即今安徽颍上县西南五十里南照镇。清乾隆 《颍州府志》 卷2: 颍上县西淮润乡有南照集。见“南照镇”。

  • 南槎村

    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南南槎。清乾隆三十一年 (1766) 置巡司于此。

  • 丰泉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夏河城)。大业初改为琅邪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东省胶南市西南夏河城。属密州。大业初改琅邪县。

  • 希平县

    ①南朝宋末置,属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境。南齐废。②南齐置,属齐乐郡。治所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隋开皇十年(590)改名熙平县。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为齐乐郡

  • 赤谷

    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水经·渭水注》:漏水“出南山赤谷,东北流径长杨宫东”。宋敏求《长安志》卷18:“赤谷在(盩厔)县东南三十五里。”

  • 清泉县

    ①即清渊县。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馆陶县西北清阳城。北魏移治今山东冠县东北清水镇。《晋书·地理志》、《隋书·地理志》 中作“清泉县”。②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 分衡阳县置,与衡阳县同为衡州

  • 巨平侯国

    东汉改巨平县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五十里。后复为县。

  • 智果寺

    在今陕西洋县城西三十里。今为洋县智果中学校舍。《清一统志·汉中府》: 智果寺 “在洋县西三十里。唐仪凤中建”。现存正殿为元至顺三年(1332) 僧人德珪所建,藏经楼为明万历十四年(1586) 所建。寺

  • 黾隘

    即冥厄。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南。《史记·春申君列传》: “秦逾黾隘之塞而攻楚。” 即此。(黾měng) 即“冥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