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明县

新明县

①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合州。治所在今四川岳池县东南七十里。《寰宇记》 卷138新明县: “以新被明化为邑之称。” 圣历三年 (700),因水害移治渠江西岸。北宋开宝二年 (969) 属广安军,六年 (973) 移治单溪镇 (今岳池县南二十里)。南宋咸淳二年 (1266) 属西宁军。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属广安府。《元史·赵匣剌传》: 中统四年 (1263),宋将夏贵攻虎啸山,“匣剌率兵往御之,贵败走,追至新明县”。即此。至元间废入岳池县。

②1947年改化德设治局置,属察哈尔省。治所在嘉卜寺 (今内蒙古化德县)。1949年改为化德县。


(1)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四川省岳池县东南渠水沙洲上。属合州。后属巴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合州。圣历三年(700年)移治渠水西岸。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又移治今岳池县南。元至元后废。(2)旧县名。1936年由化德设治局更名,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城关镇。1945年改设化德县。


猜你喜欢

  • 临原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元朔二年 (前127) 封甾川懿王子始昌为侯国。东汉省。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封甾川懿王子始昌为临原侯,置临原侯国,治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属琅邪郡。东汉

  • 布尔津河

    一名博喇济河。为额尔齐斯河支流。在今新疆布尔津县东北。源出县北阿尔泰山友谊峰,西南流至县城西北,入额尔齐斯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额尔齐斯河“北会博喇济河。博喇济者准人名也。旧居于此,因以名河。

  • 中渣坝沱

    在今四川道孚县南中扎坝。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中渣坝沱土百户。

  • 南龛寺

    在今四川巴中市南二里南龛山顶。寺以山名。始建于南北朝梁陈间,唐代改为光福寺。《舆地纪胜》 卷187巴州: 唐古佛龛石刻 “在城南二里。有大书石刻载唐乾元三年山南西道严式奏: 臣顷牧巴州,其州南一里有古

  • 高城山

    ①亦名高城岭。在今广西岑溪县北二十二里。《舆地纪胜》 卷109藤州: 高城岭 “在岑溪县”。《方舆纪要》 卷108岑溪县: 高城山 “蟠结高远。土人以为石城。岭有巨石如人立状”。②亦名石城山、石矩山。

  • 巴噶泊

    即今新疆福海县西南吉力湖。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乌隆古河“又西北注噶勒札尔巴什淖尔。淖尔二:小者曰巴噶淖尔,周二百余里,圆椭形,在东南。大者曰噶勒札尔巴什淖尔,周五百余里,形狭而长,在西北。大小相

  • 折波岭

    在今江西永丰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永丰县:折波岭“在县西南百十五里。二山相连,延袤数十里”。

  • 张公城

    ①在今江苏仪征市东北。《舆地纪胜》卷37扬州:张公城,“《寰宇记》云,在州西四十里。汉末张婴所筑,后因号张公城”。②在今山东平原县南。《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自海上还,“至平原津而病”。《正义》:

  • 大溪

    ①亦名青蒲河、青菩河。在今江苏金坛市西。《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金坛县:大溪在“县西二里。东南流入于长荡湖。王氏樵云:县西有青蒲河,通昆仓河入长阳湖,即故大溪矣”。②白溪支流。即今浙江宁海县南之杨溪。

  • 开林山

    一作阙林山。在今湖北谷城县北四县。《续汉书·郡国志》 筑阳侯国注引《荆州记》曰:“县北四里有开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