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津县

新津县

北周闵帝元年 (557) 置,属犍为郡。治所在今四川新津县东三里五津 (俗名旧县)。清嘉庆《四川通志》 卷1: 新津县,“李膺 《益州记》 云: 皂里江津之所曰新津市。按县名本此”。隋初属益州,移治今新津县。大业初属蜀郡。唐初属益州,垂拱二年 (686) 改属蜀州。《新唐书·南诏传》: 咸通十一年(870),酋龙北进入蜀,“次新津”。即此。南宋淳熙四年 (1177) 属崇庆府。元属崇庆州。清属成都府。民国初属四川西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中部。属成都市。面积331.6平方千米。人口29.1万。辖5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五津镇。李膺《益州记》:“皂里江津之所曰新津市。”县名本此。汉为武阳县地。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置新津县,治今主津镇(今治),属犍为郡。隋属蜀郡。唐、北宋属蜀州。南宋属崇庆府。元、明属崇庆州。清属成都府。1913年属川西道,1914年隶西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眉山专区,1952年隶四川省眉山专区。1953年属温江专区。1960年撤县并入大邑县,1962年析出复置。1983年划属成都市。地处成都平原,东南部低山丘陵区约占总面积23.4%,河流属岷江水系,南河、西河、羊马河、金马河、杨柳河流经县境。农产稻、小麦、油菜籽。为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之一。水域盛产淡水鱼类,有岷江渔场育种基地。钙芒硝矿藏丰富。工业有采矿、机械、化工、造纸、纺织、酿造、食品加工等。精芒硝为出口商品。成昆铁路斜穿东境,川藏、新乐公路在五津镇相接,德乐公路经此。河道可通航木船。古迹有观音寺、老君庙等。


猜你喜欢

  • 李成梁石坊

    又称世爵坊。在今辽宁北宁市内鼓楼前。明万历八年(1580),朝廷为了表彰李成梁的功绩,命辽东巡抚周咏等为之修建。石坊用青色花岗石建造,为四柱三间五楼式。高9米,宽13.1米。额上竖刻“世爵”二字,横刻

  • 赵平郡

    十六国后赵建武十年 (344) 置,治所在鹑觚县 (今甘肃灵台县东北)。辖境相当今甘肃灵台县地。西魏大统中移治今灵台县。北周废。北魏时置,治鹑觚县(今甘肃泾川县东南)。属泾州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泾川、灵台

  • 剑泉

    在今湖南郴县西。《方舆胜览》 卷25郴州:剑泉 “石罅间泉跃而出,世传项羽将英布卓剑处,因成泉”。《明一统志》 卷66: “宋张舜民尝刻铭其上。”

  • 归化长官司

    明嘉靖五年(1526)置,属镇雄军民府。治所在彝良寨(今云南彝良县东南七十里奎香)。清雍正五年(1727)废。明嘉靖五年(1526年)置,治今云南省彝良县。属镇雄府。清废。

  • 庸浦

    春秋楚地。在今安徽无为县西南长江北岸。《左传》: 襄公十三年 (前560),吴侵楚,养由基及子庚诱敌,“战于庸浦,大败吴师”。春秋楚地。在今安徽省无为县西南长江北岸。《左传》襄公十三年(前560年):

  • 涌 (湧) 月亭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凤栖山上。《明一统志》 卷59汉阳府: 涌月亭 “宋黄清老建。今巨石上有 ‘涌月’ 二字”。亭早废,石亦不存。隔江黄鹤楼侧有涌月台。

  • 罗定口镇

    又名江口。即今广东郁南县东南南江口镇东。清设江口汛。

  • 东石门山

    在今安徽霍山县东。《方舆纪要》卷26霍山县:东石门山“在县东十里。又西石门山,在县西三十里。皆两山相对, 中为狭径, 如门之辟”。

  • 四蜀

    宋代益、利、梓、夔四路的合称。《宋史·赵雄传》:“虞允文宣抚四蜀,辟干办公事,入相,荐于朝。”

  • 呢咕吧拉

    亦作翠蓝山、呢咕叭当。即今印度洋孟加拉湾中之尼科巴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