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桥
即今江苏邗江县南十八里施桥镇。民国 《江都县续志》 卷1: 施家桥 “在县城东南,桥跨扬子桥闸下引河。距城陆路十八里,水路二十八里”。
村名。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西部。云巢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620。以桥为名。产茶叶、竹笋。有纺织、机械等厂。公路通市区。古迹有下菰城遗址,传为战国楚春申君黄歇所筑。
即今江苏邗江县南十八里施桥镇。民国 《江都县续志》 卷1: 施家桥 “在县城东南,桥跨扬子桥闸下引河。距城陆路十八里,水路二十八里”。
村名。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西部。云巢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620。以桥为名。产茶叶、竹笋。有纺织、机械等厂。公路通市区。古迹有下菰城遗址,传为战国楚春申君黄歇所筑。
约在今浙江余姚市西南大隐镇境。《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慈溪县:戍溪山“在县(今宁波市西北慈城镇)西南三十五里。晋刘牢之讨孙恩,尝戍于此”。
在今四川合江县南。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0合江县:云门关“在县南五十里。通牂柯路,为边隅险要”。
十六国之一。东晋太元十一年(386), 氐族吕光据凉州,称酒泉公(后改为三河王、天王), 国号凉,建都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市)。史称后凉。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地。凡三主十八年,元兴二年(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齐贤镇。清乾隆《绍兴府志》卷7《市》:下方桥市“去县北二十里”。
在今山东莒县东二十里。元于钦 《齐乘》作 “屋漏山”。《方舆纪要》 卷35莒州 “焦原山” 条下: 屋楼山 “以重叠耸秀而名”。
亦作杨墅园镇。即今江苏无锡市西三十里杨市镇。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4:西南有杨树园。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无锡县西有“杨树园镇”。并记:“杨树园距治三十里,……商业以杨树园为热闹。”
唐贞观四年 (630)置,治所在龙水县 (今广西宜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市大部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部地。乾封中改为宜州。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龙水县(今广西宜州市)。辖境相当今宜山一带。乾
在今广西合浦县西北。《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北峨山“在府城西北一百里。以峰势嵯峨而名”。
①南朝宋置,属新宁郡。当在今广东新兴县或高要市境。南朝梁以后废。②北魏永熙中置,属云州(侨州)。治所在今山西文水县东南三十八里云周村(一说在今山西祁县东)。后废。③唐圣历二年(699)析
金析东明县置,属曹州。治所在流渠城(今河南兰考县东南八里)。取其首乡曰兰阳为名。元至正十七年(1357)徙治韩陵(今兰考县东北五里),属汴梁路。明洪武元年(1368)徙于马邨(即今兰考县),属开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