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阳山
在今江西修水县东。《寰宇记》 卷106洪州分宁县: 旌阳山 “在县东一里。独立峻秀,烟云回泊。旌阳许君曾游,故以为名”。
在今江西修水县东。《寰宇记》 卷106洪州分宁县: 旌阳山 “在县东一里。独立峻秀,烟云回泊。旌阳许君曾游,故以为名”。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故江陵县) 东南。《宋史·河渠七》: 南宋绍兴二十八年 (1158),“监察御史都民望言: 荆南江陵县东三十里,沿江北岸古堤一处,地名黄潭。建炎间邑官开决,放入江水,设以为险阻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之南寿山。《宋史·赵遹传》: 政和五年 (1115),征讨晏州 卜漏叛蛮,“漏据轮缚大囤,其山崛起数百仞,林箐深密,夷奔溃者悉赴之”。即此。在今四川省兴文县兴文镇南。宋时林箐深
亦名石楼山。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楼观镇。上有周康王大夫尹喜宅、老子陵、楼观等故迹。《方舆纪要》 卷53盩厔县: 老子陵 “在县东三十里。一名石楼山,又名楼观山”。
在今安徽太和县东。《史记·吕太后本纪》:高后八年(前180),高后封张敖前姬之子“寿为乐昌侯”。即此。
1914年改归化县置,属绥远特别区,为归绥道治。治所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隅旧城。1928年为绥远省会。 日占期间改为厚和特别市,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归绥市。1954年撤销,并入呼和浩特市和土默特
一名晶河。即今新疆精河县之精河。《新唐书·地理志》北庭大都护府:“西林守捉,又经黄草泊、大漠、小碛,渡石漆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3:“石漆河或晶河之旧称。”
一作青树坪。即今湖南双峰县西南三十八里青树坪镇。旧属湘乡县。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湘乡县图: 县西南有清水坪。
东晋时侨置,属南豫州。治所在汝阴县(今安徽合肥市西北)。南朝梁改为汝阴郡。东晋侨置,治汝阴县(今安徽合肥市)。属豫州。南朝宋属南豫州,齐复属豫州。梁改为汝阴郡。
即今四川九龙县西南八窝笼乡。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八乌笼土百户。后废。
本海阳县地。1941年设牟海县驻此。1945年改名乳山县。1993年改设乳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