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山寺
巴利文作阿跋耶祗厘毘诃罗。为斯里兰卡最古寺院之一。公元前1世纪中,斯里兰卡瓦塔加摩尼王即无畏王所建,东晋法显《佛国记》:“(大)塔边复起一僧伽蓝,名无畏山,有五千僧……忽于此玉像边见商人以晋地一白绢扇供养,不觉凄然,泪下满目。”
巴利文作阿跋耶祗厘毘诃罗。为斯里兰卡最古寺院之一。公元前1世纪中,斯里兰卡瓦塔加摩尼王即无畏王所建,东晋法显《佛国记》:“(大)塔边复起一僧伽蓝,名无畏山,有五千僧……忽于此玉像边见商人以晋地一白绢扇供养,不觉凄然,泪下满目。”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江夏县置,属显州。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五十里。《元和志》 卷21: “取慈丘山为名。” 大业初属淮安郡。唐属唐州。五代周废入比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江夏县置,“
俗称少误石司。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荣乡。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少误石土百户。
清属广东新安县,即今香港。康熙 《新安县志》卷3有香港村。道光二十二年 (1842) 被英国割占。1997年7月1日归还我国。即今香港。清为一渔村,属新安县。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即今广东清远市东南龙塘镇。清有外委把总驻防。
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松汀山 “高六十余丈。巉岩壁立,峙沙河中。山腰有山洞,每洞可容二百人。土人结筏,缚梯而上,以避兵”。
五代方镇名。后唐改后梁建宁军置,治所在晋州 (今山西临汾市)。北宋初废。五代方镇名。本梁建宁军,后唐改名,治所在晋州(今山西临汾市)。北宋初废。
一作巢邑。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北。一说在今安徽六安市东北。《史记·吴太伯世家》: “八年,吴使公子光伐楚,败楚师,迎楚故太子建母于居巢以归。……九年,公子光伐楚。拔居巢。” 即此。秦置居巢县。古国、邑名。
即鸾州。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北二十里。
西汉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四十二里故城镇。东汉改涅县。即“涅县”。
①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升保安县置,治所即今陕西志丹县。蒙古至元六年 (1269) 改为保安县。②元后至元三年 (1337) 改奉圣州置,属上都路。治所在永兴县 (今河北涿鹿县)。辖境相当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