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旧县镇

旧县镇

①在今河北枣强县东三十四里前旧县村。隋唐及北宋时为枣强县治。金废为镇。

②即今河北盐山县西南旧县。旧属乐陵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③即今山西河曲县南旧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④一称县市镇。即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四十里新港镇。五代南唐繁昌县治此。明天顺初(1475)迁今繁昌县,遂改名旧县镇。《方舆纪要》卷27繁昌县:“县市镇在县西四十里,稍北即旧县治也。”

⑤清置,属桐庐县。即今浙江桐庐县西八里旧县镇。《清一统志·严州府》 “桐庐故城”条:“唐初置严州于此,今犹名为旧县。”隋仁寿二年(602)至唐开元二十六年(738)为桐庐县治。

⑥在今山东乐陵市西北三十里。唐移乐陵县于此。北宋熙宁二年(1069)以后徙废。明置旧县镇巡司。

⑦本名南谷镇。即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阿镇南十五里旧县乡。北宋开宝二年(969)东阿县迁治于此。太平兴国二年(977)又迁治利仁镇(今大吉城), 自此称为旧县。

⑧在今河南叶县南二十八里旧县。秦置叶县于此。元初县徙治后,设巡司于此。

⑨即今河南嵩县西南四十八里旧县乡。唐、宋置伊阳县于此。元初废为镇。明、清置巡司。

⑩即今河南孟津县东旧县村。元为孟津县治。明嘉靖十四年(1535)孟津县徙治今老城。遂改为镇,于此设巡司。

(11)亦名旧县场。即今贵州贵定县西南四十里旧治镇。明时于此置贵定县。


(1)在北京市延庆县中部。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县,人口 3110。唐末为缙山县治。元仁宗诞生于境内香水园,延祐三年(1316年)升县为龙庆州。治所迁至今延庆镇,遂名旧县。1953年设旧县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4年析设大柏老公社。1983年改设旧县乡。1995年置镇。主产玉米、小麦,并产苹果。畜牧业亦盛。有砖瓦、塑料制品、汽车维修等厂。八峪公路经村西。龙王庙内有千年古柏一株及明万历时立的万国同归碑。西部有龙庆峡风景区。(2)在山西省古县南部。面积174.3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县,人口 2200。原名古县,曾为县人民政府驻地,因与县名重名,改名旧县。1949年属安泽县五区。1953年设古县乡,1958年改公社。1971年划归古县,改旧县公社,1984年改镇。主产小麦、玉米,特产核桃、花椒等。境内野生动物、中药材、森林资源较丰富。有焦化、净水剂、罐头等厂。309国道经此。(3)在浙江省桐庐县中南部、分水江南岸。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 9000。镇人民政府驻旧县埠,人口 1900。隋仁寿二年(602年)至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为桐庐县治,故名。1941年改桐庐乡为旧县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3年置镇。产稻、毛竹、茶叶、淡水鱼。有皮革、服装、建材等厂。皮革业发达。公路通县城。(4)在安徽省太和县南部。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6.7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县集,人口 5360。因北宋设泰和县治于此,元大德八年(1304年)改“泰和”为“太和”,并移今县治,故得名旧县集。1948年置旧县镇,1958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镇。1992年范庙、八里店、何庄三乡并入。有印刷机械、平板玻璃、皮革、皮鞋、家具、编织、挂毡等厂。羊毛毡为明、清以来传统产品。漯阜铁路、界蚌高速公路、105国道、308省道纵横境内。(5)在河南省嵩县西南部。面积147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县镇,人口 1930。唐先天二年(713年)起为伊阳县治,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废县,故名。1975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8年改镇。产中药材。矿产有黄金、萤石。有机械、砖瓦等厂。洛卢公路经此。古迹有明建城隍庙、歌舞楼。(6)在湖北省远安县中部。面积166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县,人口 2000。因东晋隆安年间至明成化四年(1468年)为远安县治,故名。1952年分属远安县第四、五、六区,1958年属城关公社。1961年属花林区。1975年分属旧县公社、城关镇。1980年由城关镇析置鹿苑公社。1987年设旧县镇,鹿苑公社部分并入。西部为中山区,向东逐步过渡为河谷坪地。沮河流经东部。主产稻、棉花、油料。盛产茶叶。有汽车修理、建材、粮食加工等厂。荷当公路经此。(7)在云南省马龙县西部。面积266.4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县,人口 3420。元在此置通泉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废通泉县入马龙。旧址则称旧县。清称通泉乡。1949年前称南区。1950年属马龙县马鸣区。1956年称旧乡。1958年属曲靖县曙光公社。1963年属马龙县,为旧县区。1966年复公社。1970年为红星公社。1984年为旧县区,1988年置镇。地处山区及小坝子。产稻、玉米、马铃薯、小麦、烤烟、茶叶等。有茶厂及农机站。公路北接贵昆公路。昆曲高速公路经此。(8)在重庆市铜梁县东部。面积62.16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县。人口 4580。镇因唐至元初为巴川县治,故名旧县。1930年置镇。1953年改旧县乡,1958年改旧县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建镇。主产稻、小麦、玉米、甘薯及蚕茧。特产柑橘。有采煤、水泥、轧钢、氮肥、造纸等厂。铜合公路经此。小安溪通木船。(9)在陕西省洛川县北部。面积187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县街,人口 3210。原古羌族俊蒙氏聚落,名俊蒙,讹为进蒙。隋初为洛川县治,清设进蒙镇,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县治迁凤栖镇后名旧县。1958年设旧县公社,1984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谷子,盛产苹果、烤烟、油菜籽。为县北部农贸集市。有公路通西包公路。有原县城城墙遗址及姚苌古寨之古堡等。


猜你喜欢

  • 抱罗市

    即今海南文昌县北抱罗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 文昌县图: 北有抱罗市。

  • 建兴郡

    ①十六国西燕慕容永置,治所在阳阿县 (今山西晋城市北四十里大阳镇)。北魏太平真君九年 (448) 废。和平五年 (464) 复置,永安中又废。②南朝陈太建十年 (578) 置,属扬州。治所在今江苏南京

  • 苇子峪

    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苇子峪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兴京:“苇子峪在治城西南一百五十里。”民国《兴京县志》卷1:苇子峪镇在“县西南百四十里。街市广约三里,居民百余户,商铺二十有奇。南通本

  • 安阳亭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故邺县附近。《资治通鉴》:东晋永和五年(十六国后赵太宁元年,349),石虎死,“(彭城王)遵至安阳亭,张豺惧而出迎,遵命执之”。即此。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十六国后赵太宁元年(349

  • 温富州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治所即今云南玉溪市。宋大理属善阐府。元改新兴州。大理前期置,治今云南省玉溪市,属善阐府。蒙古宪宗时改置千户,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名新兴州。

  • 中江场

    在今四川中江县。产井盐。民国设场知事。后废。

  • 卞水

    一作汴水。即今河南荥阳市西索河。《汉书·地理志》河南郡荥阳:“卞水、冯池皆在西南。”古水名。《汉书·地理志》指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南索河。

  • 黄通市

    即今江西金溪县东黄通乡。明弘治 《抚州府志》 卷2: 金溪县四十三都有黄通墟。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2: 金溪县东南三十里有黄通墟。

  • 岘首山

    即今湖北襄樊市南之岘山。唐韩愈《送李尚书逊赴襄阳八韵得长字》诗:“风流岘首客”,指此。《宋史·孟宗政传》:南宋嘉定十年(1217),金人犯襄阳,“宗政午发岘首,迟明抵枣阳,驰突如神。金人大骇,宵遁”。

  • 通济堰

    ①南朝梁修。在今浙江丽水市西南四十八里堰头村。《方舆纪要》 卷94 松阳县: 通济堰,“《志》 云: 萧梁时詹、南二司马始创此堰,宋元祐以后不时修筑,乾道中州守范成大复加茸治,以溉松、遂二县之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