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旧州镇

旧州镇

①又名旧州头。在今河北廊坊市西二十二里旧州乡。为元东安州治。《方舆纪要》卷11东安县:安次废县,“《志》云:今县(即今廊坊市东南光荣村)西北去旧治二十六里,在浑河水次,居民辏集,名旧州头,以元置东安州也”。

②即今四川平武县东南涪江西岸南坝镇。《清一统志·龙安府》:龙州故城“今府东南一百二十里涪水西有故城名旧州坝,遗址尚存”。

③即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四十里旧州镇。宋、元于此置黄平府。明置黄平州。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徙州治于兴隆卫城(今黄平县)。乾隆中置巡司。民国设县佐于此。


(1)在河北省沧县东南部。面积79.1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关,人口 3600。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为勃海郡、浮阳县治,唐至元为沧州治,故名。1955年设东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改设旧州镇。产小麦、玉米、大豆。有化工、汽车配件、绣花、饮料等厂。县玛钢厂驻此。沧盐公路经此。古迹有沧州铁狮子。(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部。面积227平方千米。人口8.3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州,人口 1900。北宋为钦州治,故名。1950年为灵山县八区。1958年设上游公社,1960年改名旧州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置镇。产稻、花生、木薯、甘蔗、茶叶、沙梨等。有农具、制茶、砖瓦等厂。黎钦铁路经此,有公路通上井、七里、烟墩。有钦州古城遗址。(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西北部。面积496平方千米。人口1.8万,98%为壮族。镇人民政府驻旧州圩,人口 2900。古安隆州治。清雍正八年(1730年)州治迁隆林新州后,得名。1951年为田林县三区,1958年为东方红公社,1959年改为旧州公社。1962年改区,1968年复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玉米、柑橙、油桐、油茶等。特产旧州山楂糕。有木材加工、农具、造纸、砖瓦、软木、食品、松香等厂。黔、桂边境集市。324国道经此,为桂西北入黔门户。南昆铁路经此设八渡、那香两站。(4)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西南部。面积126.2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州,人口 1600。近旧州村,清末《琼山县志》载:“唐武德年间,欲置崖州于此。”故名。解放前属琼山县第一区。1958年属太阳升公社。1959年分立旧州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改镇。主产稻、甘蔗、花生、橡胶、龙眼等。海口农校驻此。有集市,以猪苗交易闻名。有码头。东线高速公路经此。(5)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东北部、邢江河(羊昌河)畔。面积116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州村,人口 8650。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置安顺州,为州治。明成化中徙州治于普定卫城(今市区),故名旧州。1928年置旧州镇。1949年改碧波乡。1954年复置旧州镇。1958年建旧州公社,1984年复镇。1991年詹家屯、陇灰二民族乡并入。产稻、玉米、油菜籽、小麦、烤烟、茶叶。有水泥、粮油加工、农机修理等厂矿。有公路北接贵胜(黔滇)公路,南接320国道。古迹有二十五眼桥、文昌宫、扶风亭。(6)在贵州省黄平县西部、��阳河畔。面积222.8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州街,人口1.6万。元为黄平府治地,明改黄平州,清州治移于兴隆,称此为旧州。民国设分县,后并黄平县。1932年置镇。1936年置旧州分县。建国后称旧州镇。1958年为旧州公社,1965年复置。1992年红梅、石牛、石板河三乡并入旧州镇。产稻、玉米、小麦、薯类、油菜籽、烟草等。有磷肥、农机、木材加工、五金、印刷、食品等厂。特产爆竹。为县第二大镇。湄黄公路经此。为古滇、楚水陆交通枢纽,��阳河为重要水路。(7)在云南省云龙县西南部。面积529.2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街。人口 1130。以明崇祯二年(1629年)为云龙州治所在地而得名。1949年前称元江乡。1950年为云龙县第四区。1958年称旧州联社。1962年为旧州区。1971年旧州、表村为旧州公社。1974年旧州、表村分置公社。1984年复称旧州区,1987年为旧州乡,2000年设镇。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甘蔗、油桐、核桃、茶叶、生漆等。富林木。为县生猪和禽蛋供应基地。有木器、粮油加工、农机修理等厂及水电站。为县中西部较大农贸集市。镇北有良种场。有公路南接昆畹公路。


猜你喜欢

  • 楚门

    即今浙江玉环县东北楚门镇。元、明时为戍守要地。《清一统志·玉环厅》: 楚门所城,“明洪武二十年,汤和筑”。清设把总驻守,属玉环营管辖。即今浙江省玉环县东北楚门镇。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亮祖追

  • 卜剌罕卫

    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境绰尔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嫩江县西绰尔河流域。隶奴儿干都司。后废。

  • 金兰县

    西汉置,不见于 《汉书·地理志》。但《汉志》 庐江郡下注曰: “金兰西北有东陵乡,淮水出。” 《水经·決水注》 载: 灌水 “导源庐江金兰县西北东陵乡大苏山”。又 《水经· 禹贡山水泽地》曰: “东陵

  • 秦得力

    亦作秦得利。即今黑龙江同江市东北勤得利。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吉林抚远县: “县属秦得力,位于黑龙江沿岸山脉之倾斜地。”

  • 雷乡县

    ①东晋升平五年 (361) 置,属永平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藤县、岑溪、昭平等县境。南朝宋元嘉年间废。南齐复置。后废。②唐天授二年 (691) 置,属循州。治所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北。五代南汉乾亨元年 (91

  • 旅顺口关

    明置,属金州卫。即今辽宁大连市西旅顺口。《明史·地理志》 金州卫: “旅顺口关在南,海运之舟由此登岸,有南、北二城,其北城有中左千户所。”

  • 戎邑道

    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北。东汉废。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清水县北。属天水郡。东汉初废。

  • 曲雕阿兰

    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克鲁伦河上游。《元史·太宗纪》:太宗元年(1229)“秋八月已未,诸王百官大会于怯绿连河曲雕阿兰之地”。

  • 伏虞山

    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南。《舆地纪胜》卷188蓬州:伏虞山,“《元和郡县志》:在伏虞县东南六十五里。甚险,夷僚被征讨,即入此山中也”。隋伏虞县以此名。

  • 锯齿山

    ①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41 垣曲县: 锯齿山 “以山峰错列而名”。②又作钜齿山。古名居止山。即今山东栖霞县东南七十里牙山。《清一统志·登州府》: 钜齿山“山峰断续,如钜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