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昌平县

昌平县

①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东汉属广阳郡。《后汉书· 寇恂传》:刘玄更始二年 (24),王郎遣将徇上谷,中旬 “至昌平,袭击邯郸使者,杀之”。西晋属燕国。北魏初废。东魏天平中复置,属平昌郡。移治今昌平县西南十七里土城村。隋大业初属涿郡。唐属幽州。五代唐移治白浮图城 (今昌平县西八里旧县村)。辽属析津府。金属大兴府。元属大都路。明属顺天府,景泰三年 (1452) 移今治。正德元年 (1506) 升为昌平州。寻复县,八年升为州。1913年复为昌平县,属京兆尹。1928年直属河北省。1958年划归北京市。

②三国吴永安年间置,属合浦北部都尉。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西晋太康元年 (280)改为宁浦县。

③北魏置,属昌平郡。治所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南。 《水经·㶟水注》: “㶟水又东径昌平县, 温水注之,……又东径昌平故城北,王莽之长昌也。昔牵招为魏鲜卑校尉屯此。” 即此。


(1)古县名。三国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南郁江南岸。属宁浦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永浦县。(2)旧县名。1913年由昌平州改置,治今北京市昌平区。1999年撤销,改设昌平区。


猜你喜欢

  • 麦匝簇长官司

    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北麦扎乡。《明史·四川土司传》:宣德二年(1426),千户钱宏“又领军突入麦匝诸族,逼取牛马,致番人忿怒”。即此。后废。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

  • 方山戍

    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水经·江水注》:垂山水“又南径方山戍西”。

  • 达失干

    一名察赤。明西域国名。即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明史·西域传》:达失干“西去撒马儿罕七百余里。城居平原,周二里”。

  • 黄峒砦

    明置,在今广西贺县东大宁河西岸黄洞村。《方舆纪要》 卷107贺县 “石牛营” 条下: “《志》云: 县西南有黄峒砦,叛瑶巢穴也。嘉靖末作乱,抚臣张岳讨平之。”

  • 百色县

    1913年改百色府置,为广西田南道治。治所即今广西百色市。1929年中国共产党在此领导百色起义。1983年改设百色市。(百bó) 旧县名。1913年改百色府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1983年撤销

  • 神武卫

    明景泰三年 (1452) 调置紫荆关城内,属大宁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易县西北紫荆关镇。

  • 巴山

    ①又名临川山。即今江西崇仁县西南相山。为崇仁、乐安二县界山。《寰宇记》卷110抚州崇仁县:临川山“在县南六十一里。旧名巴山,天宝六年敕改为临川山”。《明一统志》卷54抚州府:巴山“有栾巴祠,故名。唐改

  • 卤城

    在今甘肃天水市与礼县之间。《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建安十九年(214),“赵衢、尹奉等谋讨超,姜叙起兵卤城以应之”,即此。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之间。三国蜀诸葛亮斩魏将张郃于此。

  • 下邾镇

    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北三十五里洋溪镇(下邾街)。东近太湖。明洪武三年(1370)置巡司于此,清移周铁桥镇。

  • 小院寺

    即今四川资阳市南八十里小院镇。清光绪《资州志》卷3资阳县:永兴场“即小院寺,去县七十里”。民国《资阳县志稿》卷1:小院寺“一名永兴场。今场以寺名……原名朱家场。旧址距现场五里。清乾隆时移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