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阳县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文登市西南三十里宋村镇东南。以在昌水之阳为名。西晋初废。元康八年 (298) 复置,属长广郡。治所在今山东莱阳市东南二十三里。北齐属东莱郡。唐属莱州,永徽元年 (650) 移治今莱阳市。五代唐同光元年(923) 改名莱阳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文登市西南。以在昌水之阳得名。属东莱郡。西晋初省入长广县。元康八年(298年)复分长广县置,治今山东省莱阳市东南。唐永徽元年(650年)徙治今莱阳市。五代唐改为莱阳县。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文登市西南三十里宋村镇东南。以在昌水之阳为名。西晋初废。元康八年 (298) 复置,属长广郡。治所在今山东莱阳市东南二十三里。北齐属东莱郡。唐属莱州,永徽元年 (650) 移治今莱阳市。五代唐同光元年(923) 改名莱阳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文登市西南。以在昌水之阳得名。属东莱郡。西晋初省入长广县。元康八年(298年)复分长广县置,治今山东省莱阳市东南。唐永徽元年(650年)徙治今莱阳市。五代唐改为莱阳县。
即今浙江诸暨市西南三十里牌头镇。清光绪 《诸暨县志》 卷41 《坊宅志》: 牌头镇 “在二十九都斗子岩下,为婺越通衢。镇东有同文书院”。在浙江省诸暨市西南部、浦阳江两岸。面积85.8平方千米。人口5.
亦名大仪山。在今四川仪陇县西北三十里。《寰宇记》卷139仪陇县:仪陇山“在县西三十里。山顶有石铭‘仪陇’二字。俗谓之赤葛山,流江之水出焉”。《方舆纪要》卷68仪陇县:仪陇山在“县西三十里。冈峦回曲,为
又名禁江。在今江西湖口县东北九十里长江北岸。《明史·太祖本纪》: 太祖二十三年 (1363),陈友谅围南昌,太祖帅舟师赴救,“次湖口,先伏兵泾江口及南湖嘴,遏友谅归路……友谅食尽,趋南湖嘴,为南湖军所
在今西藏拉萨城西清 《西藏图考》 卷5: 疏日冈 “在布达拉西七里许,乃达赖、班禅往来停骖、饮茶处,亦名经园”。
1913年析高台县置,属甘肃安肃道。治所在王子庄 (今甘肃金塔县)。县东南四里处有古塔,名金塔寺,故名。1927年直属甘肃省。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段,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酒泉市。面积1.9万平方
①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境关岭头村。《方舆纪要》卷92天台县:关岭山寨在“县西北关岭上。《旧志》:岭上有石垒寨,唐广德初王师讨贼袁晁,垒石筑寨于此。元末方国珍亦尝据此结寨”。②在今浙江新昌县东南。《方舆纪
秦成都城少城北门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区北。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秦迁葬蜀侯恽于郭内,“丧车至城北门,忽陷入地中。蜀人因名北门曰咸阳门”。《后汉书·公孙述传》: 建武十一年 (35),“臧
亦作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六十里。《史记·五帝本纪》:舜“葬于江南九疑”。《水经·湘水注》:营水“西流径九疑山下,蟠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
即今江西新干县东南城上乡。南宋绍兴中于此置杯山巡司,寻废。明、清复置巡司于此。
南宋置,治所在今贵州从江县北。明初废入曹滴洞长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