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垤关
唐置,属平州。在今河北抚宁县北。《方舆纪要》 卷17抚宁县: 明垤关 “与临渝关并为险要。今关道榛塞,渝关独当东面之冲”。
唐置,属平州。在今河北抚宁县北。《方舆纪要》 卷17抚宁县: 明垤关 “与临渝关并为险要。今关道榛塞,渝关独当东面之冲”。
在今四川昭觉县南。《元史·文宗记》:至顺元年(1330),“罗罗斯撒加伯、乌撒阿答等合诸蛮万五千人攻建昌,跃里铁木儿等引兵追战于木托山下,败之”。即此。清于山下设木托汛。
在今广东阳山县北二里。因唐代韩愈被贬作阳山令而得名。《方舆纪要》 卷101阳山县: 贤令山 “唐韩愈为阳山令,尝读书于此,有读书岩。山以愈名也”。《清一统志·连州》: 贤令山“一名牧民山。冈峦横列,中
即今河北东光县东南二十八里秦村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东光县图: 东南有秦村。在河北省东光县东南部。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秦村,人口5000。始有秦姓定居,故名。1956年设
明置,属永宁州。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北口乡。《清一统志·安顺府》 “新铺”条下:又有“北口铺”等,旧皆戍守外。
即今黑龙江省萝北县东北肇兴镇。《清史稿·地理志》 兴东道:“黑龙江南岸有兆兴镇、裕兴镇,垦务皆盛。”1932—1953年萝北县驻此。
又名柞水。即今陕西镇安县东乾祐河。《元丰九域志》 卷3: 乾祐县有泎水。《方舆纪要》 卷54镇安县: 泎水 “在县东五里。出秦岭,流入洵阳县界,合旬水入于汉江”。
在今福建安溪县东。《明通鉴》:正统十三年(1448)十二月,邓茂七攻泉州,知府熊尚初“提民兵数百,与晋江主簿史孟常、阴阳术杨仕弘分统之,拒于古陵坡,兵败,三人皆败死”。即此。在福建省安溪县东。《明通鉴
清置,属阶州。即今甘肃舟曲县。《清一统志·阶州二》:西固堡“城周六百丈。设州同都司驻防”。1913年改置西固县。
即九州。《晋书·孙惠传》:“今明公名著天下,声振九域。”即九州。泛指全中国。《晋书·孙惠传》:“今明公名著天下,声振九域。”陶潜《赠羊长史》:“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宋有记载全国疆域政区的《元丰九
在今山西灵丘县城东南三十里。建于北魏太和七年 (483)。《清一统志· 大同府》 “觉山寺”条引 《山西通志》 称: “寺有浮图高三十丈,左山冢小浮图高与之埒,塔侧一井深亦三十丈,土人称塔、井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