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县
唐乾封元年 (666) 分万年县置,属雍州。治所在长安城内永乐坊 (今陕西西安市南草场坡东)。长安三年 (703) 废。
古县名。唐总章元年(668年)析万年县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城南。属京兆府。武周长安三年(703年)废入万年县。
唐乾封元年 (666) 分万年县置,属雍州。治所在长安城内永乐坊 (今陕西西安市南草场坡东)。长安三年 (703) 废。
古县名。唐总章元年(668年)析万年县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城南。属京兆府。武周长安三年(703年)废入万年县。
南齐置,属越州。治所在杜同县 (今广西北海市东南咸田)。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县东南福成、营盘乡一带。后废。南朝齐置,治杜同县(今广西北海市东南咸田)。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一带。后废。
在今广东东莞市城区西南。《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资福寺 “在东莞县一百六十步。有罗汉阁,比丘祖堂建阁成,走惠州,求记于苏轼”。《清一统志· 广州府》: 资福寺,“南汉邵廷琄建。四围以四井为界。寺南
①在今安徽祁门县北,大共水东岸。《寰宇记》卷104祁门县:祁山“在县东北一里。三面石壁,有石室高五丈,阔二十丈,号青萝岩。旁有涌泉,号乳泉,味甘。山西半壁有大石,方圆丈余,坠于溪中,落处有龙骨存焉”。
北宋改龙州判官置,属龙州。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北三十里。元至正间改为宣慰司。
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斋桑泊西南,为入斋桑泊之水。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哈尔巴哈河西北五十余里有巴雅尔河。”
即今湖南株洲县(渌口镇)西北三十里马家河乡。旧属湘潭县。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湘潭县图:县东有马家河。
在今四川内江市西二十里。《舆地纪胜》卷157资州:华萼山“距内江县十里。昔唐范崇凯于此读书,后赋华萼楼,因以得名。山及泉俱名花萼。砚池犹存”。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8内江县:“《志》云:西北十五里有
一作李润镇。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北。十六国后秦时为镇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华州治此。又作李润镇。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北。十六国姚秦时为镇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为华山郡治所。
在今山西大同县北。《金史·地理志》: 白登县有采掠山。《清一统志·大同府》 引《旧志》: 采掠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一名采药山。其山多产药材”。
①在今江西信丰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信丰县:巫山“在县西北四十里。有岖岭,上多怪石,与南康分界处,巫水出其下,流会绵水,入于桃江”。②又名孝堂山。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五十里孝里铺东。《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