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水
即今江西吉水县南之泷江。《明一统志》卷56吉安府: 明德水 “在吉水县南。源发永丰县界,西北流为义昌水,又西北至潇泷,下流与王江合”。《清一统志·吉安府》: 明德水 “自兴国县发源,西北流入永丰县界,为义昌水,又西北经吉水县南,过沙溪萧泷,入庐陵县界,至县东三十里永和市,东合王江,入于赣江”。
即今江西吉水县南之泷江。《明一统志》卷56吉安府: 明德水 “在吉水县南。源发永丰县界,西北流为义昌水,又西北至潇泷,下流与王江合”。《清一统志·吉安府》: 明德水 “自兴国县发源,西北流入永丰县界,为义昌水,又西北经吉水县南,过沙溪萧泷,入庐陵县界,至县东三十里永和市,东合王江,入于赣江”。
①在今安徽金寨县西南境。《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 “铜罗关” 条下: “又栗子关亦在县东南百四十里,接罗田界。以山多栗而名。”②在今湖北罗田县北一百八十里。《方舆纪要》卷76罗田县 “岐岭关” 条下:
在今广西邕宁县东北、宾阳县西南昆仑山。《宋史· 蛮夷传》: 皇祐五年(1053),狄青率大军攻侬智高,“以一昼夜绝昆仑关归仁铺。高闻王师绝险而至,出其不意,悉众来拒”,智高大败。1939年中日昆仓关大
①即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与陕西韩城市东北,夹河对峙。相传大禹所凿,故名。《水经· 河水注》: “昔者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谓斯处也。即 《经》 所谓龙门矣。《魏土地记》 曰:梁山北有龙门山,大
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游家洲。《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清江县: 游家洲 “在府城 (今临江镇)南十里。袁江西来北折,洲在其右也,与万石洲相望。一名双洲”。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陕州。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老城。《寰宇记》 卷6: “取古桃林塞为名。” 大业初属河南郡。唐初属陕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灵宝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
①西汉置,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北黄许镇。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四川卷上: 绵竹县 “以其地宜竹,故名绵竹”。《三国志·魏书· 邓艾传》: 景元四年 (263),邓艾率大军灭蜀汉,攻占江油后,
在今江西定南县东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定南县:九洲河在“县(治今老城镇)东北百里。会高砂、横江、下历、杨梅诸水,流入广东龙川县境。中有廉子、曲滩、鹅叫三滩。滨河有猪婆岩。皆峻险”。
在今河北临漳县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刘牢之进兵至邺,后燕慕容垂北遁,“牢之追及垂于董唐渊,……疾趋二百里,至五桥泽,争燕辎重,垂邀击,大破之”。即此。在今河北省广宗县东。《资治通鉴
清初改腊壁洞蛮夷长官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水田乡 (腊壁司)。雍正十三年 (1735) 废。
宋代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北面东来第一门。原名酸枣门,五代梁开平元年(907)改名兴和门, 后晋天福三年(938)改为玄化门。《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郭威南下,汉军皆逃溃,“帝策马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