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昌县
①西晋惠帝置,属新兴郡。治所在今山西定襄县西北四十里。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并入定襄县。
②唐武德七年 (624) 改常乐县置,为瓜州治。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大历后陷于吐蕃。
古县名。(1)西晋置,治今山西省定襄县西北。属新兴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废入定襄县。(2)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常乐县置,治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为瓜州治。大历十一年(776年)地入吐蕃。大中时为张议潮所取。五代后属甘州回鹘、西夏,县遂废。
①西晋惠帝置,属新兴郡。治所在今山西定襄县西北四十里。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并入定襄县。
②唐武德七年 (624) 改常乐县置,为瓜州治。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大历后陷于吐蕃。
古县名。(1)西晋置,治今山西省定襄县西北。属新兴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废入定襄县。(2)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常乐县置,治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为瓜州治。大历十一年(776年)地入吐蕃。大中时为张议潮所取。五代后属甘州回鹘、西夏,县遂废。
即今台湾省嘉义县东吴凤乡。吴凤原为一汉人名,任清康熙、乾隆时之通事。相传吴凤为改变当时山胞杀人头祭神的恶习,舍生取义,后人为纪念他,遂以吴凤为乡名。
即今湖南省资水。《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澬江 “在益阳县西南。有二源: 一出叙浦,一出新宁,至武冈合流东下,经宝庆府境,又五百余里至益阳县前,过沅江县入洞庭湖”。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文登市西南三十里宋村镇东南。以在昌水之阳为名。西晋初废。元康八年 (298) 复置,属长广郡。治所在今山东莱阳市东南二十三里。北齐属东莱郡。唐属莱州,永徽元年 (650)
北宋置,属南郑县。即今陕西城固县西柳林镇。
明置,治所在今贵州丹寨县东北二十里夭坝司。清康熙五十年(1711)废。
①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元和志》卷30龙标县:“因龙标山为名。”《方舆纪要》卷81黔阳县“金龙山”条下:“又龙标山,《志》云:在县治(今黔城镇)东城内。沅、黔二水会流经其下。”②在今贵州锦屏县南
北宋置,属大庾县。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北。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始兴县置,属遂州。治所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北玉溪镇西青石坝。《旧唐书·地理志》 青石县: “以县界有青石祠为名。”《寰宇记》 卷87青石县: “以界内有青石山为名。” 大业初属
即力乏桥。今江苏海安县东十里立发乡。
当在今埃及塞得港西达米埃塔附近。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3:木兰皮国“盖自大食之陁盘地国发舟正西,涉海一百日而至之,一舟容数千人,舟中有酒食肆机杼之属,言舟之大者莫木兰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