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然县
十六国前凉置,为武兴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七十里。北周废。
古县名。十六国前凉置,治今甘肃省武威市西北。为武兴郡治。西魏废。
十六国前凉置,为武兴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七十里。北周废。
古县名。十六国前凉置,治今甘肃省武威市西北。为武兴郡治。西魏废。
唐贞观二十三年 (649) 改民复县置,为夔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明郭子章《郡县释名》 四川卷下: 奉节县 “以其奉山南东道总管节制” 而名。北宋景德三年 (1006) 徙治今奉节县。南宋
元代置,属大理路。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六十里喜洲镇。明初废。元初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西北喜洲。后废。
即今江苏沛县西北庙道口。《清一统志·徐州府二》: 庙道口店 “在沛县西北三十里。有公馆”。
①北魏皇始二年 (397) 置,属密云郡。治所在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镇东北。以密云山为名。东魏寄治于幽州北界 (即今北京市密云县治)。北齐属安州。隋属安乐郡。唐武德元年(618) 于县置檀州。天宝
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所与巴中市同。其辖境为巴中县城郊。1935年3月废。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3年由四川省巴中县城郊析置,治巴中县城(今四川巴中市)。1935年春红军北上后撤销。
元置,即今河北徐水县北白塔铺。明废。
1914年由东路道改置,属奉天省。治安东县(今辽宁丹东市)。辖境约当今辽宁辽东半岛,新宾、抚顺、本溪、岫岩以东,吉林梅河口、辉南、抚松、安图以南及辽、吉两省鸭绿江以北地区。1929年废。1914年6月
即荆湖北路的简称。北宋初置,治所在江陵府(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故城)。元废。即“荆湖北路”。
在今陕西三原县西北。《元和志》卷1三原县:天齐原“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上有天齐祠”。《寰宇记》卷31三原县:天齐原“西连嶻山”。
明兀良哈三卫之一。洪武二十二年(1389) 于兀良哈地置,属大宁都司。泰宁卫又称“往流” (Onglighut),意即 “王之民”,当即辽王直属部民,其地在元泰宁路境 (今吉林洮儿河、绰尔河下游)。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