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普州

普州

北周建德四年 (575) 置,治所在安岳县(今四川安岳县北铁门山)。隋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二年 (619) 复置,天宝元年 (742) 改为安岳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普州。北宋徙治今安岳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安岳、乐至及遂宁西部地。宝祐以后废。明洪武四年 (1371) 又复置,治所在安岳县(今四川安岳县)。九年 (1376) 废。唐代诗人贾岛自长江主簿迁普州司户参军,死于此,葬于安泉山南麓。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置,治安岳县(今县北,宋初移今治)。隋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安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普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安岳、遂宁、乐至三县及重庆市潼南县部分地区。宋先后属梓州路及潼川府路。宝祐后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复置。九年又废。


猜你喜欢

  • 七里河铺

    清置,属义州。即今辽宁义县南七里河镇。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33:义州南“十七里七里河铺”。

  • 彭道鱼池

    一名郭池。在今四川阆中市西南十里。《汉书· 地理志》 阆中县: “彭道鱼池在西南。”

  • 小嵛山

    即今福建福鼎市东南小嵛山。见清《海国闻见录》。

  • 摸斗岭

    亦作墨斗岭、 缠斗岭、 墨㪷岭。 即今河北滦平县东北伊逊河下游之伊逊岭。宋沈括 《熙宁使虏图抄》: “济滦水,东出度摸斗岭,二十五里至柳河馆。” 宋人纪行诗有 “此岭可摸斗,南山又摘星”

  • 曲靖等路宣慰司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置曲靖等路宣抚司。二十八年升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属云南行省。于曲靖(即今云南曲靖市)置司。领曲靖、澂江、普安、普定等路及仁德府。辖境约当今云南东部和贵州西部地。明初废。元至元

  • 龙山

    ①在今河北迁安县南十五里。海拔266米。《方舆纪要》卷17卢龙县:龙山在“府西四十里。山势蜿蜒,其形似龙”。因名。②又名遂城山、龙堂坡。在今河北徐水县西五十里。《隋书·地理志》:遂城县“有龙山”。又《

  • 白水河

    ①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酉水上源之白水河。《清一统志·施南府》:白水河“在恩施县南。源出将军山,流径宣恩县界。西南流入来凤县界又南流谓之漫水。其上流亦名车溪。亦谓之酉溪”。②即今四川南坪县及甘肃文县境内

  • 韭山

    ①在今安徽定远县西北四十里,与凤阳县交界处。《方舆纪要》 卷21定远县: 韭山 “山暖多韭,因名。上有石城,兵火时保聚处也。山下有涡穴,涧水尝流不竭”。②即今浙江象山县东韭山列岛。《方舆纪要》 卷92

  • 一作露、潞。春秋时为为潞子国、潞国。战国时为赵邑。在今山西黎城县南。《国语·郑语》: “妘姓邬、郐、路、逼阳”,“路” 指此。古邑名。又作露。战国韩邑,后属赵。即今山西省黎城县南古城。《战国策·赵策一

  • 柳驴城

    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魏书·唐和传》: 世祖遣万度归讨焉耆,唐和 “会度归喻下柳驴以东之六城,因共击波居罗城,拔之。后同征龟兹,度归令和镇焉耆。时柳驴戍主乙真伽率诸胡将据城而叛,和领轻骑一百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