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普救寺

普救寺

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北二十四里土岗上。西邻古蒲州城址,东连西厢村。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清一统志·蒲州府》: 普救寺 “在永济县东五里。唐释道积修建,十年乃成。本名西永清院。五代时改今名。高爽华博,东临郡治,南望河山”。宋元时寺仍兴盛。明嘉靖三十四年 (1555) 地震倾圯后重建。1920年毁于火,仅存基址及石坊、三大士洞、舍利塔 (十三级高50米) 等。唐元稹 《会真记》 (又名莺莺传)、元王实甫之 《西厢记》 均取材于此。1986年按唐、宋、明时代建筑风格在原址上重建。


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北。创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唐代元稹所著传奇小说《会真记》(《莺莺传》)中有记载。王实甫著《西厢记》故事取材于此。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毁于大地震,随即重建。1920年寺毁于火,仅存舍利塔等。舍利塔(俗称莺莺塔)系13层砖塔,高约50米,犹存唐制。塔具奇特的回声效应,为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世界六大奇塔之一。1986年复建寺庙,1989年竣工。


猜你喜欢

  • 田西县

    1935年置,属广西省。治所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潞城瑶族乡。1952年与西林县合并,改设田林县。旧县名。1936年由西林、凌云、西隆三县析置,因在古田州之西得名。治潞城(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潞城)。1952

  • 卢宅村

    在今浙江东阳市区东门外二里。当地卢姓居民长期聚族而居。自明永乐十九年(1421)族人卢睿成进士起,到清代中叶科第不绝,是典型的封建家族聚居点。西面的卢氏宗祠是明代建筑物,雕饰精美。

  • 紫柏村

    即今陕西绥德县西南紫柏湾。清光绪《绥德州志》 卷2: 紫柏湾 “在城南二十里。云溪出焉”。

  • 龙峒

    又称白龙洞。在今广西桂林市南。《资治通鉴》:五代周广顺元年(951),楚王(马)希广、希萼兄弟争国,南汉谋取静江地,“希广遣指挥使彭彦晖将兵屯龙峒以备之”。胡三省注:“桂州溪南有白龙洞,在平地半山上。

  • 哈拉哈什河

    即今新疆西南部和田河西源喀喇喀什河。源出和田县西南喀喇昆仑山,东北流折西北流,至和田县北与东源玉龙喀什河谷,称和田河。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67: 和阗河 “一源出昌器满达坂北麓,东北流,经和阗城西曰

  • 莫离镇

    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北五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 古邵集

    即今山东枣庄市南古邵镇。旧属峄县。清光绪《山东通志》卷1 《舆图志》:峄县南有古邵集。

  • 老虎口

    在今湖南凤凰县东北五十里沱江中。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老虎口“乱岩错立,沱江上下俱可通舟,为此处阻隔”。

  • 啸轩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南。《清一统志 · 黄州府》: 啸轩 “在黄冈县东南定惠院。宋苏轼有诗”。

  • 亭林镇

    亦曰顾亭林。即今上海市金山县东三十里亭林镇。南朝梁、陈间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曾在此隐居,呼野王读书堆。南宋乾道九年 (1173) 修濒海诸堰,因置监堰官于此。又置金山巡司,明废。其北有湖,湖南有林,因呼